1. 原文連結,請點擊此處詳閱。
本文目錄:(文章段落快速連結)參見法師的開示
壹、海濤法師:治癌症的經典《佛說療痔病經》。
貳、慧律法師關於《佛說療痔病經》的精彩開示。
叁、法師教念療痔病咒錄音檔。
肆、修持方法。
伍、補充說明。
網頁
▼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法寶經典]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時有眾多苾芻身患痔病,形體羸瘦,痛苦縈纏,於日夜中,極受憂惱。時具壽阿難陀,見是事已,詣世尊所,頂禮雙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苾芻,身患痔病,形體羸瘦,痛苦縈纏,於日夜中,極受憂惱。世尊!此諸痔病,云何救療?』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法寶經典] 佛說咒齒經
佛說咒齒經
東晉[註1]竺曇無蘭譯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南無舍利弗。大目犍連比丘。南無覺意,名聞遍北方健陀摩訶衍山,彼有虫王,名差吼無,在某牙齒中止。今當遣使者,無敢食某牙及牙根、牙中、牙邊。虫不即下器中,頭破作七分,如鳩羅勒蟮。
梵天勸是呪。南無佛!令我所呪皆從如願!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典籍閱讀] 禪的入門方法 / 聖嚴法師著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開示-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聖嚴法師開示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文摘自:《學佛群疑》聖嚴法師學佛三書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
如香爐裏面殘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
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文摘自:《學佛群疑》聖嚴法師學佛三書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
如香爐裏面殘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
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典籍閱讀] 由人成道的佛陀 / 聖嚴法師著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學佛入門 1-3-2
由人成道的佛陀
推廣流通: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地 址:10056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8之6號2樓
網 址:www.shengyan.org.tw
電 話:( 02 ) 2397-9300
傳 真:( 02 ) 2393-5610
結緣書服務專線:( 02 ) 2397-5156~7
ISBN:978-986-7033-14-7
著 者:聖嚴法師
出版者:法鼓山文化中心
敬邀您來贊助『聖嚴教育基金會』各項弘化推廣工作
郵政劃撥帳號:19960123
戶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書籍目錄:
一、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二、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三、出家與苦行
四、菩提樹下的體驗
五、鹿野苑初轉法輪
由人成道的佛陀
推廣流通: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地 址:10056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8之6號2樓
網 址:www.shengyan.org.tw
電 話:( 02 ) 2397-9300
傳 真:( 02 ) 2393-5610
結緣書服務專線:( 02 ) 2397-5156~7
ISBN:978-986-7033-14-7
著 者:聖嚴法師
出版者:法鼓山文化中心
敬邀您來贊助『聖嚴教育基金會』各項弘化推廣工作
郵政劃撥帳號:19960123
戶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書籍目錄:
一、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二、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三、出家與苦行
四、菩提樹下的體驗
五、鹿野苑初轉法輪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典籍閱讀]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我為你祝福
推廣流通: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地 址:10056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8之6號2樓
網 址:www.shengyan.org.tw
電 話:( 02 ) 2397-9300
傳 真:( 02 ) 2393-5610
結緣書服務專線:( 02 ) 2397-5156~7
ISBN:978-986-7033-14-7
著 者:聖嚴法師
出版者:法鼓山文化中心
敬邀您來贊助『聖嚴教育基金會』各項弘化推廣工作
郵政劃撥帳號:19960123
戶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書籍目錄: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法師開示] 何謂四要《聖嚴法師思語錄》
聖嚴法師思語錄
何謂四要
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
想要和需要僅僅是一線之隔,有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的需要。
的確,我想要很多東西,可是再仔細考慮一下,就不見得非要不可了。
何謂四要
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
想要和需要僅僅是一線之隔,有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的需要。
的確,我想要很多東西,可是再仔細考慮一下,就不見得非要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