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主要是將『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的相關資料,略為整理希望能分享給,
諸位師兄、師姐了解以及釋疑之途,下面在文章開始前,讓我們先恭敬的拜讀: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三稱三拜)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只哆 唵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
囉伽伐哆 囉伽伐哆 娑婆訶
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接下來進入我們的探討釋疑主體部分:
壹、千年古咒 歷久不衰:(摘錄文殊摩詰居士文)
白衣大士,為觀世音菩薩化身之一,身穿雪白衣裳,手執楊枝淨瓶,即人稱的
白衣觀世音菩薩。
白衣大士神咒,所以在坊間流傳歷久不衰,相信其原因亦在於靈應非常,故為
眾修持者加以大量印贈流通;加以持念此咒圓滿一萬二千遍時,必需印送一千二百
份廣結善緣,是以此咒之各種印贈本,在各大寺廟中及佛經流通處都屢見。
持念白衣大士神咒,圓滿一己個人善心願,總的要持一萬二千遍,此咒數對於
初機修學來說,應為不難;但相對觀世音菩薩的其它法門,如四十手眼而言,最少
一首真言都要持滿達九十萬遍方見成效。因此,眾多初機佛子,都擇白衣大士神咒
而作主修之法。
貳、咒文出處之謎團與參考佐證:
一、白衣大士神咒,其出處一直是個謎團;有修行人言白衣大士神咒是夢授之咒,
有修行人更言此咒是偽,於大藏經中並沒有記載。
二、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在其文鈔《三編》卷一上冊,《覆丁福保居士書一》中,曾開示有關此
咒白衣咒未見出處,想菩薩俯順劣機夢授之類也。
然以至誠心念者,無不所求皆應,有願必從。但佛門知識,不以此教人,以無出
處,恐後人杜撰,及妄謂佛經皆非的確從佛國來,多屬後人編造之端耳。俗念增
數句,乃祝願之詞,有亦無礙,無亦無礙。王漁洋所記未附入函,亦不須寄來。
菩薩隨機施化,不可以常格測度,豈可以凡夫知見而判斷。
但當仰信而奉行之,則其利溥矣.......」
三、已故淨土宗一代師範李炳南居士,在其大著《佛學問答類編.密宗第十一》中,
曾解答此咒之疑問:
問:「白衣神咒」學人疑為「外道」偽造,其實此咒是否「外道」偽造?
(呂淨安)
答:此咒普遍流行,然藏中未載,故說為偽。
且此咒語之組織,梵漢混雜,更令人生疑。細味之,開首為誦皈依,結尾乃
是回向,惟中間是咒。究其竟語為何,須求通曉梵音者證之,方能定其是外
非外也。
四、聖嚴法師的開示:
在其大著《觀世音菩薩》一書中,對此咒有如下描述:「此咒的出現和流傳,
為時更遲,不知出於何經,為何人譯出,大概是出於大士化現時為某人所授的
法門,而非來自印度的傳譯。
內有「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的句子,相當
俚俗化,近於道佛相融的民間信仰。
可見,其中的歸敬三寶,歸敬觀世音菩薩,歸敬摩訶般若波羅蜜,乃是自古
即為佛教徒們日常持誦的內容,所以靈驗非常顯著,民間的傳誦也極為普遍。
並以持誦一萬二千遍為一願,一願不成再持二願乃至多願,必得成就。
五、其實白衣大士神咒,並非偽做,原咒記載於《大藏經-法苑珠林》第六十卷
《咒術篇》第六十八《咒術部》有此咒文,只是其名為《觀世音說隨願陀羅尼》
其咒文與今之流通本稍異,故不為人發現留意。
《陀羅尼》記載此咒的內容為:
「南無觀世音菩薩 坦提(口他)呿羅婆多 呿羅婆多 伽呵婆多 伽婆多
伽(口伐)多 莎呵。 行此陀羅尼法,應靜處專精禮拜遶塔,誦是陀羅尼萬
二千遍,當見觀世音菩薩,一切所願隨意皆得。」
《法苑珠林》一書成於唐初,顯然唐代以前,此咒已廣泛流傳,靈感非凡。
誦者可日與《大悲心陀羅尼》並持之。
六、從各靈驗錄中,輯證白衣神咒之眾多感應事跡,以明菩薩之救苦不虛,亦啟增新
舊修此法門者之正信心。以下真人真事,輯錄自《觀世音菩薩靈應事蹟實錄》,
由智成居士敬輯!
藉由上面所列之簡單的佐證說明,幫助我們能多加的了解與釋疑,如聖嚴法師所開示:
歸敬三寶,歸敬觀世音菩薩,歸敬摩訶般若波羅蜜,乃是自古即為佛教徒們日常持
誦的內容,至心至誠閉有感應,也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的簡單報告,衷心的分享給諸位,期望在未來若您遇到、或者聽聞到,有誤解之
時,您能不吝說明,並將此殊勝之神咒也能傳給他人,實屬功德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