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辭義淺釋] 摩訶薩

相信許多人都曾聽聞,我們在稱呼佛菩薩時要說摩訶薩,有禮敬、尊敬的涵義,下面我們來學習摩訶薩,更深層的意義,恭讀宣化上人的開示。

段落摘錄於:宣化上人講述《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淺釋》

◎ 宣化上人開示,摩訶薩的七種意思:

摩訶薩這個菩薩不是個小菩薩,是個大菩薩。大菩薩有多大?有大菩薩那麼大嗎?大菩薩還有多大?就是大菩薩那麼大。你不知道有多大,現在我告訴你,有七個意思,這是大菩薩的意思。這七個意思以前已經講過了,聽過的人,會聽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聽得多了。那麼,沒有聽過的呢?還想叫這個耳朵歡喜歡喜,所以呀,我現在再把這七個意思大略的講一講。


第一就是具大根。

  這個菩薩摩訶薩要有大根性。怎麼樣具的大根?他因為在無量劫以前,在佛的面前供養三寶,禮拜三寶,恭敬三寶。做了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叫植眾德本。那麼他在哪一個佛的面前做的這些功德呢?恆河沙數那麼多。他不是,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哪;他因為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所以他這個善根就大了,這叫具大根。

第二有大智慧。

  怎麼樣有的大智慧呢?從什麼地方來的大智慧呢?因為肯發菩提心。他肯發菩提心,這就是有大智慧,才能發菩提心;沒有智慧的人,他就不能發菩提心。所以你們現在再到這兒來聽經,到這兒來打禪七,這都因為,在前生多多少少有一點善根,多多少少有一點智慧,所以才能參加打禪七,才能在這兒研究佛法。如果你是沒有善根的人,你到這個門裡邊,心裡就覺得好像有個馬猴子在你的心裡似的,蹦蹦跳跳的,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穩,就好像天人五衰現相那個樣子,不坐本座了。不坐本座就怎麼樣?就跑了。那麼現在沒有跑,甚至於我天天要打,又要罵,要打一百香板。這一百香板不是容易受的,也不是同你們講笑話的,如果真要是不開悟啊,不一定哪一個,一定要打一百香板的。這一次,我寧可把你們打跑了,我也要你們開悟。

所以呢,這要有大智慧,這個有大智慧,發了菩提心還不算,還要廣度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好像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他普門示現呢?就因為他有大智慧,要廣度眾生。可是度眾生,而又不要著住到這個度生之相。怎麼叫“著住到度生之相”呢?好像那個梁武帝,梁武帝就是中國見著達摩祖師那個皇帝。那個皇帝,你說怎麼樣啊?他就是度生而著住度相的。怎麼說呢?他見著菩提達摩,第一代祖師,他見到他了,他先問什麼呢?說:“你看看我,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修了這麼多的橋,你說我這功德有多少?”

  這樣一講,這就是已經有我相了,有執著相了,有一種驕傲的心;驕傲、貢高我慢,以為,你看我這功德可大囉,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你雖然是印度來的法師,恐怕你都沒有我這麼大的功德。所以,他的意思呢,就是想要戴幾個高帽子,想要請達摩祖師讚嘆讚嘆他,是說:“你這個皇帝真是功德最大了,你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哪!大約和佛是一樣的。”他希望聽幾句諂諂媚諛的話。怎麼叫諂諂媚諛呢?就是現在的話,所謂溜虛,又所謂拍馬,就是拍馬。叫菩提達摩來,想請菩提達摩來給幫他拍拍馬。

  你說,菩提達摩怎麼能做這個事情!所以菩提達摩就直心是道場,說:“你沒有功德!”這一下子,把梁武帝就給說得:“你這個黑臉和尚,說我沒有功德!”所以,以後也不講話了,根本就不睬這個菩提達摩了。所以菩提達摩才走的。這個就是怎麼樣?可是度生了,他是度生,但是著住度相了;著住度相,想求這個祖師來給印證;求祖師,來承認他這種的功德。誰不知道,菩提達摩這個祖師一點人情都不講,不講人情的。你皇帝,活該你是皇帝,我不買你皇帝的賬。所以呀,就走了。那麼為什麼他著住度相上呢?就因為他沒有真正智慧嘛;你若有真正智慧,就不著住度生之相。這是第二個要有大的智慧。

第三個大的意思,信大法。

  這個佛法,深如大海,高過須彌,是難窺難測的,不容易看得見,也不容易測量出來。但是你要有個信心,就可以得到其中的滋味;你要沒有信心,就是格格不入,望洋興嘆哪!看這個大海,這個海這麼大,我怎麼可以把它喝盡,我這一生這個大海的海水也喝不盡的!好像看見佛法的寶藏這麼多!大藏經這麼多,我要甚麼時候能看完呢!望洋興嘆。你要有信心呢,我信真了這個法,然後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少而多,一點一點地來研究,終究有一天,你會把佛法的這個寶藏通達無礙。必須要有深信切願,要發願,我一定要明白佛法!要實行,我要照著佛法去修行。所以這深信切願——這個切,是一切的那個切——切願,好懇切的,我發願要學習佛法。學明白了佛法又要去實行,實實在在地照著佛法去做,這叫深信、切願、實行。這很要緊的。如果你沒有信心,佛法再妙,你也不能得到其中的妙處。

  那麼要信大法,什麼是大法?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法,你信那個般若大法。這個般若是梵語,此雲叫智慧;你就信你自己本有的智慧。《金剛經》的經文上說:“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你就一念生出你這個清淨的信心,佛就知道;佛既然知道,你這個電報就打通了;你這個電報打通了,你和佛通了消息了。怎麼樣通的呢?你還沒明白?就是由你這個信心通的嘛!你有這一個信心,一念生淨信。“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就把你這個電報給你收下;收下了,一看,哦!現在是……原來我有個同修,法名叫果遵,對佛法生了信心了。好!我給他回一個電報。回個電報,教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給你回了一封電報,你收到這一封電報,就拳拳服膺,就守著,抓著;抓著不要放了,不要把它掉了。服膺甚麼呢?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看!你和佛通了電報了,你自己還不知道呢!這就是妙法。妙法就是妙到這個地方,你自己收到電報都不知道,這真是妙,是信大法。

第四要解大理。

  怎麼叫解大理?解就是明白;明白那個大的理。甚麼叫大的理?這個理,它有大有小嗎?當然有了。你事情有大事小事,這個理就沒有大理小理嗎?大理就是大道理。這個大道理是什麼?我告訴你,你不要著急。我既然講經,不會不告訴你,始終我會告訴你,我會講明白了給你聽的。什麼呢?是你要明白你自己本來是佛,這就是個大理。理即佛,佛即理;佛也就是理,理也就是佛。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佛和我本來是一個的,無二無別的,不過佛是修德圓滿了,我們這個修德沒有圓滿呢。所以我們是沒成之佛,佛是已成之我;佛是已成的我們,我們是沒成的佛。不要囫圇吞棗,說佛佛、我我、佛佛;佛也就是我,我也就是佛。不能這樣講!你一定要說,佛是已成的眾生;眾生是未成的佛。你要信真了,我們是未成的佛。那麼我們本來是佛,現在沒成呢,等成了,就是佛了。

  為什麼相信我們本來就是佛呢?因為這個實相的般若有離開眾生的心。我們眾生的心也就是佛,佛也就是心。我們的真心就是佛,不過我們現在沒有發掘出來我們自己這個真心,用這個妄想心來當家,拿它來用事。妄想心和真心來比較,就好像一個瞎子,一個有眼睛似的。這個妄想心就是個瞎子,你那個真心就是個有眼睛的人。我們現在盡用這個妄想心來用事,沒有用我們那個真心。為什麼我們不用我們真心呢?我們真心是不是丟了?是不是沒有了?不是的。為什麼你用妄想心?在講《楞嚴經》上有講過 “一念不覺生三細”。在那一念不覺的時候,出三種細相。所以呀,就把真心給遮蓋了,那如來藏性就不能顯現了,沒能顯現。我們現在信真了,我們就是佛,我們具足佛的智慧德相,那麼這叫解大理。

第五個大的意思,就是要修大行。

  這修行,不要得少為足,不要中道自劃,半途而廢,不要認為這個化城就是真的。得少為足,這個二乘人就得少為足。或者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就不回小向大,這叫得少為足。中道自劃,走到半路上——好像那個無聞比丘,他坐禪吶,有這個四禪的境界了,生到四禪天上去,他認為這就是證了四果了。就自己,劃出界線了:我已經到我那個目的了。其實,那是在半路上,有的又半途而廢,這個就是凡夫。凡夫吶,向前走,連四禪天他還沒有到呢;走了幾步,他又回來,他說,這太遠了,我走不到,這叫半途而廢。

  有的走到化城了,在《妙法蓮華經》上就有化城。那化城,為什麼有個化城呢?因為,這二乘人修道的,今天修求菩薩道也不到,明天修菩薩道又不到,後天行菩薩道也沒有行完,這太長遠了。我說這個今天、明天、後天,這不過舉個比喻。就是,這一年、兩年甚至於,很久很久的時間,想求這個菩薩道,也得不到這個菩薩道,達不到目的,他就辛苦了。覺著太疲倦了。好像我們人走路似的,走得太疲倦了,不要走了,不要去了,去這個地方這麼遠。這樣子,佛一看,這些個人都辛苦了,就化出來一個城市,說,前邊有一個城市,我們到那個城市裡休息幾天。前邊吶,離那個我們所希望的那個目的地,就不太遠了。所以這一些個二乘人,到這個化城裡邊吶,一看,這個地方也不錯啊!什麼都有,金銀珠寶什麼都全吶,就想在這個地方住下,就不再向前去進取去了,所以嘛,這寶所。

  我們修行要忍苦耐勞,要不怕風雨。好像在普吉利那邊住的,聽經,颳風也來,下雨也來。這就是有點意思了!我這個做師父的心裡很高興,一想到這些個徒弟,都還對師父印象算不錯了;要是沒有什麼意思,他不會來聽,他們聽得佛法是有點興趣了!這是,這個有點忍耐了。所以我這個做師父的——做徒弟有忍耐了,做師父也要有忍耐了。我也辛苦一點,我也給你們講經。就我打七打得腿也痛,腰也酸,又要去照顧事情,分了很多神,還一樣來講經。所以我徵求大家的意思,來講經。不過我和你們大家商量商量,你們要如果歡喜,覺得坐禪吶,坐得腿不痛了,願意再陪著凳子坐一坐;我就每天晚間還都可以講經的。只要你們大家歡喜。

  那麼講經和打禪七,這都是二不二的。這都是教你那個心念專一,注目凝神的。你在聽經,這也就是坐禪了;你在那兒坐禪,不打妄想,這也就是聽經了。所以,這都是一個道理的,你會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了;會不得,是不是佛法?會不得也是佛法;會不得也不是……說是就不是佛法了。會得會不得都是佛法,所以,這個“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我們修行要修大行,修大行就要能忍,能讓,能舍。我前次講那個七大不講那個六度,就要修六度,六度就要布施。布施,是布施給人,不是布施給自己;是幫助人,不是幫助自己的。說是,我看見出家人化緣呢,他修道盡和人家要錢,他沒有拿出過錢來。

  那個出家人拿出過錢吶,他不想叫你給他起個好名,說:“哦!這是個好和尚,或者好法師,或者,哦!他盡幫助人吶。”他不,真正想幫助人的,他不願意出名的,不願意要這個名字的。所以,我盡我知道的,我接近的有一些個法師,他真願意幫助人,甚至於,你把他的血給喝了,他的肉給吃了,他都願意的,他都歡喜的。他為這個世界人吶,把肉割下來,來供養天地,這樣他都做得到的。所以呢,那真正發菩提心的修大行的人吶,你們沒有見過;或者你見過,他也不會告訴你說:“我是個修大行的,你知不知道啊?”他既然不會告訴你,你沒有法子知道的。

  所以,這個要忍:忍風、忍雨、忍饑、忍渴、忍寒、忍暑;熱一點也可以,冷一點也可以,餓一點也可以,渴一點也可以,怎麼樣都可以。為什麼他可以呢?就因為他有一個忍!所以忍人所不能忍的,讓人所不能讓的,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人家不願意吃的東西我來吃。也不要故意裝模作樣,裝出來一個老修行樣子給人家看,說:“你看!你不願意吃的東西我來吃。”給人看樣子那就沒有意義,那又成了一個家私,成了一個家裡的擺設。家私懂不懂?家私,家私就是家裡擺的這個沙發,台台凳凳啊,這一切的東西,盡給人擺著樣子看的。那麼你盡想給人看樣子,這也變成了一個家私了,變成了人家家裡的一種擺設了。所以不必給人家看樣子,要真做實為,這修大行。

第六,就是經大劫。

  經大劫,這個菩薩修的,不是在一個佛那兒種善根,所以他經過很長的時間。多長的時間呢?有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

第七是求大果。

  菩薩為什麼他要行菩薩道?他就因為想要求大果,這個果,是因果的果,不是國家的國,不是他說:菩薩是個小國,他想去霸占,和其它的國家爭,把小國都征服了變成它一個大國。不是那個國;這個果,是果位的果。什麼果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果的果,所以這是最大的。菩薩他的目的、他的希望就是求大果。這個“摩訶薩”,有這七種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歷史文章存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