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法師開示] 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

出處:妙心全球資訊網
主講:釋傳道 法師  
整理:李新絨、謝杏熏
時間:1990年06月14~15日講于高雄佛教堂

目錄:
 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上)
 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下)


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上)

壹、前言

  古德曾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若我們未結人緣,就要說法度眾生,恐怕沒有多少人肯聽你的,所以平日就要廣結善緣。目前講經說法的法師居士很多,但對於契合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認識幾分呢?撇開宗教師不談,一般佛教徒對於佛是什麼,他怎麼發心、怎麼出現人間、怎麼成佛,以及如何度眾生,又有幾分的了解呢?倘若我們不能掌握整體佛法的大義,而只專重在哪一本經典最好,哪一個法門最快、最易,取一滴水就以為擁有整個大海,猶不自覺地沾沾自喜,那無疑會陷佛法於窄淺異質化。

  有人宣揚地藏法門,就說地藏法門最好,拜地藏菩薩會發財。你如果告訴他說:我們家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或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他們就會要你將其他的佛菩薩像請到旁邊去,地藏菩薩請到中間來。還會對你說:因為地藏菩薩的願力大,如果家裡拜地藏菩薩,就不怕小偷來;即使來了,看到地藏菩薩,也不敢偷東西。這真是一派胡言!不過,還是有人相信得很就是了。我們講經之前,為何要稱念釋迦牟尼佛的聖號呢?因為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如果沒有本師釋迦如來為我們解說介紹,我們何由知道呢?飲水應當思源,所以我們禮敬十方一切諸佛,更應該尊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我一向不大介紹經典,倒不是能力上的問題,而是認為應該先幫大家建立正見,釐清觀念;所以今晚的講題定為:「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學佛首先應確立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之後把握住大原則,別人怎麼說,自己才有是非判斷的能力,所以「知見第一」。假使目標不明,動機不良,方法錯誤,縱使修行三十年,照樣錯誤三十年;而觀念正確者就如同舌頭,一嚐到佛法,馬上就能得到法益。觀念、方法錯誤的人如果講經弘法,聽眾有多少人,就等於誤導了多少人,是功德無量或者罪過無量呢?這是一個問題,值得我們嚴正地省思。

貳、佛出人間

 一、諸佛世尊為何皆出人間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人間,他是歷史上確確實實存在過的人物。他不曾說自己是宇宙的主宰,或是主宰之子,抑或是上天遣來的使者;反而不同於其他宗教的教主,告訴弟子們:「我亦是人數」。他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可以啟迷成悟,轉凡成聖,我們按照他所教導的方法去修習,同樣可以悟證佛的境界。不以睥睨群生的主宰者自居,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凌駕一切,這是佛陀多麼親切、平實的教授!

  佛為什麼出現人間呢?因為人類有三種特質,是其他五道眾生所比不上的:

 (一)憶念勝:
    人類能夠保存前人的經驗智慧,所以思考、推理的能力特別發達。

 (二)梵行勝:
    人類能夠克制自己,成就清淨無上的德行,這種道德力量是其他動物所
    不能企及的。

 (三)勤勇勝:
    人類可以為了既定的目標,忍苦忍難,全力以赴,未達目的,絕不中止。

  這三種特質與儒家所說的智、仁、勇三達德相近;若依此發揮至最高明、最極致,則為成佛的三德:智德、恩德、斷德。所以,人是眾生中最可貴的,經中說諸天所嚮往的樂土是人間,太虛大師亦說「人圓即佛成」,得生人間,該多麼值得慶喜!

  再就修行的環境而言,天堂太快樂,不知修行;地獄、餓鬼太痛苦,無法修行;畜生的智慧不足,不利修行;阿修羅的嫉妒心太重,懷疑心太強,所以也不適合修行;唯有人在五道(六道)之中,苦樂參半,居處上升與下墮的樞紐地位,所以適合修行。而且不但釋迦佛出現在此人間,「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經》)

  一般認為人死後是先下地獄,地獄裏有個轉輪台,要轉生人間或餓鬼、畜生,都是到了那裡才再分出來的。這是個錯誤的觀念,事實上我們投生哪一道,端賴自己在人間所造的行業,善業的力量大,則生善道;惡業的力量強,則墮惡趣,這是鐵的事實,絕不由外在的主宰來判定我們上升或下墮。既生為人,既得聞法,怎可不勵力行善,以保人身呢?

  經中常有一些警勉我們人身難得的句子,例如:北梁.曇無讖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正12,498c,-7f)說:「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印度的優曇花,據說三千年才開花一次);又如實叉難陀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四(大正10,346b,26f)說:「得人身難」;《梵網經》的序文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的句子,均是說明得人身難的最好例證。

  另外,佛經上更有妙喻說得人身之機率,就如大海裏的盲龜,五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海面上漂流著一塊木板,木板的中間有一孔,當牠浮出海面時,頭正好穿過浮木孔;又如在須彌山下放置一根針,針尖朝上,然後將芝麻由山上往下灑,這顆芝麻要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針尖上,這才是得生為人的機率。人身是這樣的難得,豈可放任它在毫無意義中蹉跎過去!

  二、佛陀的出家與覺證

  了解了人身的難得,接著為大家介紹釋迦牟尼佛為何出家修行,以及他的悲智願行。據說悉達多太子降生迦毘羅衛國時,阿私陀仙曾經預言:此子將來若不成轉輪聖王,則會成為一個以法雨普潤眾生的佛陀。考諸當時迦毘羅衛國所面臨,列強環伺的附庸國地位,悉達多太子若欲在政治上與列強一較短長,勢必要犧牲他的子民來成就霸業,「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他極不願意的事,於是他選擇出家一途,以佛法真理來濟度普世的苦難眾生。

  引發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因緣,除了宿世的善根熏發之外,主要是出遊觀耕,見到農民勞苦終日,卻不得溫飽;而眾生界一方面互相殘殺吞噉,一方面又遭受到人類的驅使奴役。現實世間是這樣的苦迫不自由,反觀自己從小即在宮中享受無盡的福樂,這偌大的不平等觸發了他潛藏的同體大悲心,覺得自己一刻都無法再過這種沈溺五欲的生活。為了將自己與眾生徹底地從黑暗與苦痛的人間解脫出來,於是發心出家去追求真理。

  出家後悉達多四處參訪明師,先後跟隨了兩位當時著名的外道老師修習禪定,自己也曾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境界;但即使如此深的定境,依舊無助於煩惱生死的解脫。因此,他揚棄了它,轉而以極苦行來淬煉自己的意志,甚至日食一麻一麥,骨瘦如柴;然亦無法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救贖。最後,他毅然決然地放棄苦行,接受了牧女乳糜的供養;五位隨從均以為悉達多墮落而唾棄了他,於是他來到菩提樹下打坐,並誓言「若不成正覺,誓不離此座」!終於在座中體悟緣起中道正理,證得無上大菩提!

  中道──正法,既非苦樂的折中,亦非人事不知的苦樂不覺;而是覺苦覺樂覺中道,苦時知道苦,樂時知道樂,且知苦樂是緣起無自性的,不厭不欣,不拒不迎。《中阿含.拘樓瘦無諍經》上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是說一邊。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是說二邊。……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中道行是以正見──智慧為其眼目的,而其具體展現即為八正道的德行生活,這也是其他宗教所以無法如佛教之修證解脫的差異點。

  佛陀的中道顯現在日常生活中。如《金剛經》上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一般人總是將這一段輕易地看過去,其實這最難!為什麼?因為佛陀不顯異惑眾,只是平凡得一如常人。他和弟子們一起平等托缽,施主供養好的,他接受;供養粗食,他同樣接受,既不貪著,也不拒斥。在衣著方面,有金縷袈裟穿,他無礙;只有糞掃衣穿,他也不挑剔。住的地方也如此,不管住華屋豪宅或者山林樹下,一樣的坦然自在。不愛著是謂離貪心,不排斥是謂離瞋恨心,清楚明白是謂離愚癡心,離貪瞋癡三種心,如實、如理、如分,則謂中道。

  三、佛出人間的意義

  佛,是即人而成正覺的;佛所說的法,主要是為了化度人類,使人類向上勝進,趣向菩提;僧,是常隨佛學的人間修行者。所以佛在人間,法與僧亦在人間,這人間的佛、法、僧三寶觀,是我們應當首先確立的,因為這是「人間佛教」、「人菩薩行」者之所本;否則,即容易落入天化與死鬼化的窠臼之中。

  誠如印順導師在其《印度之佛教》序文中所說:「釋尊之為教,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這此地、此時、此人的關懷與淨化,無疑是佛出人間所給予我們最重大的啟示!

  世界是無量的,佛總以三千大千世界來涵蓋之,可見佛陀在二千多年前的宇宙觀,早已凌駕當時,而毫不遜於現代。在無量無數的世界中,佛也曾應機地為弟子們介紹東方阿佛土與藥師如來的琉璃世界,以及西方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但佛為什麼要介紹他方淨土予此地的佛弟子呢?難道希望弟子們都往生至彼佛國土,去享受現成的福樂與清淨莊嚴嗎?對部分心性怯懦的眾生,這或者是個方便法門,但佛老人家的初衷畢竟希望弟子們效法諸佛願力,結合同願同行者,齊心戮力來淨化此地,共創人間淨土。他以他的身教告訴我們:佛出人間,說的是人可以懂的語言,所要教化關懷的是此土的人類,而非他方他界眾生,這是我們應該深切確認的。

  佛說三世因果,著重的是今生、當下。有些人則拿佛教當招牌,專門以三世因果來為人家看相,甚至有的相命先生還將佛像掛在屋子裏,自稱是菩薩相命,這些都非佛教。那麼佛陀所說的三世是什麼呢?「世」是時間,是遷流不住的意思,時間的特性就是有前後向,現在的前一秒就叫過去世,現在的次一秒就是未來世,現在、過去、未來,即謂之「三世」。

  由此看來,一小時前的作為會影響現在,現在的行為也會對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過去是因,現在是果,現在的行為又是未來的因,層層相扣,互相影響。也就是說前前的因緣會影響後後的果報,而後後的果報是可以藉由現在的努力而改變的──肯定現世行為的價值,佛法就是這樣予人以永不失望的光明。例如各位現在來聽佛法,和在家裡沒聽佛法,對各位的影響當然不一樣;聽講的時候是不是專心,有沒有成見,其影響也不一樣;因緣不同,當然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佛法所重視的既是當下,就應當要把握當下。過去不知把握、不求上進,沒關係!從現在開始全力以赴,因為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改造現在,即是把握未來,所以未來是決定在自己此刻的心念與行為。不要常沉緬於過去如何如何,一直活在往日的回憶之中,也是一種生命的浪費。有許多人是事過境遷了,才懊悔地說:要是當時怎樣做就好了,但這已於事無補;有些人則滿懷壯志地說:將來要如何發展、如何精進、如何學佛、如何布施,但現在如果不及時努力,對將來又有何益呢?回憶過去,展望未來,若不知把握現在,到頭來是一場空!

  志度一切有情,特以人類為本。從佛陀度一切眾生,但在人間成佛這一點看,我們即不難明白:佛是以人類關懷為首要的;因為道德的質素是心,為惡行善,端視有心無心。在五道眾生中,人的心力最強,所以居於上升下墮的關鍵;度生解脫,亦由人而完成,「志度一切有情,特以人類為本」,其意在於此,絕不是人類不度,而專事度動物或鬼神而已。

  常常有人問我,若是打死蚊子該如何超度?其實我們應該著眼在為人類服務上,而不要一直在意蚊蟲;若見到會傳染登革熱的蚊子,我們不得不殺牠,也當有勇氣承擔其後的業果報。有的人是自己不殺,卻將牠趕到別人家去,這是什麼樣的佛教徒呢!設若度一切眾生而不分遠近緩急,就容易本末倒置,失去了佛在人間的意義。釋迦佛出現在人間,他所宣說的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六度萬行……等等,均是適合我們人類的修證而說。唯人可以成賢成聖,唯人可以成佛作祖,佛老人家所示現的,即是最好的明證。

  釋尊住世時,佛法僧三寶皆在人間;釋尊涅槃後,由於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時空的距離摻雜了情感的因素,平實可親的佛陀漸漸演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知全能者,佛的樣貌是在佛弟子的懷念中變化了,真實人間的佛陀逐漸被神化、天化了。我們或可從原始教典的《阿含經》中,尋得他老人家的真實身影!例如有一次印度發生瘟疫,沒有人敢接近疫區,釋迦佛便領著弟子們親自去救護那些病患,還教他們如何治療、如何改善環境衛生。不是像後世的佛弟子光念念咒語,用大悲水灑一灑,而不實地去從事救災工作。

  佛不管去到哪裡,信眾都樂意供養他,佛常告訴他們說:你們供養諸比丘(比丘尼),即是供養我。佛是從不以領導者自居的,也從不要求比別人得到更豐厚的物質享受,僧團中向來是以利和同均的經濟平等原則共住,所以在家居士要供養出家眾,請記得:千萬不要有差別心,也不要只供養有名氣的或自己的皈依師父,應該平等布施;出家師父也該如此教育在家信徒才是。

  有一次,釋尊背痛,就請阿難為他敷設臥具,為了策勵大眾用功,他便命阿難代說七覺支,自己躺下來休息一會。當阿難說到精進覺支的時候,釋尊再三地問阿難說:「汝說精進耶?」然後告訴大眾說:「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說著,釋尊就端身正坐起來,以其身教作為示範。還有一次,釋尊從外面回來,正巧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在講經,他就站在門邊,等舍利弗講完課才進去,這也是釋尊尊重法的表現。反觀現代人就不是這樣了,小沙彌說法,沒人聽;小徒弟講經,沒人理會;說法時若有名人來了,還得停下來為他鼓掌以示歡迎,這都是不尊重法,也不尊重演講者的行為。

從佛出人間談如何學佛(下)

參、佛弟子應如何學佛

 一、學佛──出家在家皆宜

  了解了佛陀的覺證與佛出人間的意義之後,我們現在來談佛弟子應如何學佛?佛教的信徒分出家與在家兩類,所以絕非出了家才能夠學佛;只要個人的因緣──志趣與個性上的適合,不論出家或在家,均可以學佛覺證而解脫。因為有些人是適合成家立業,有些人則適合過單身生活。適合單身的人,就不要勉強成家;而適合過家庭生活的,也不要非做一名單身貴族不可。若是選擇錯誤,不僅對自身沒有利益,反而會造成家庭與社會的問題和負擔。

  大致上來講,適合單身的人可再分為兼具愛心和理想,以及偏重理想的。重於理想追求的人,大多將其心力投注於事業的拓展或藝術的創作。兼具愛心和理想者,一般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從事教育和慈善方面的工作,以之作為畢生的志業;另一類則是將其身命奉獻於宗教教化工作。最近得知國外有位法師,出家之前是位醫學博士,他之所以出家,是因為自己只能醫治人的身體,沒辦法救治人的心靈,所以在懸壺濟世一段時間之後,便斷然捨俗出家。如此一來,不管心理或生理上的病,他都醫治得了。像這樣的人有理想,又有愛心,但並不適合一對一的家庭生活,男女佔有;如果硬要他結婚,那就麻煩了!除非對方與他有著同樣的理想和愛心,否則一定會抗議,甚至鬧婚變。

  以孔子為例,他的個性較適合單身,但他卻偏偏結婚了,可以想見他的婚姻定難得圓滿。因為他從事教育和政治工作,又為求政治理想的實現而周遊列國,每次一回家,就是帶著弟子、學生一大群人,太太光是張羅這些學生的吃喝,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哪還有時間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等打理完,他又帶著學生們揚長而去了,我們設身處地的想,當太太的心裏怎麼會平衡呢?可是孔子也有他的難處,因此總是與太太「相敬如賓」,但這些並無實質上的效益,兩人之間那道無形的牆也就越來越高了,所以孔子才會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乾脆不回家算了!但回家的次數越少,太太的心裡越氣,所以「遠之則怨」,這句話就是這樣講出來的,並不是對女性有意的汙辱。若知其背後的因緣,《論語》可能就不會這麼記載留傳下來了;而應該如實地敘說: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向他抱怨說:女人真是難纏得很!孔子就頗有同感地應和著:最難相處的,莫過女人和小人,跟她太接近就拿翹,離她遠一點又抱怨,真是難啊!

  中國古來對婚姻即講求門當戶對,依現代的解讀,除了知識、教育水準相當之外,最好還得志同道合,或者彼此尊重、互相包容。例如馬思聰喜歡拉小提琴,他的太太熱愛鋼琴,兩人不但各自有其音樂領域,又能夫唱婦隨,家庭生活自然十分和諧。假設男女雙方只是因為愛而結合,彼此的性向、志趣完全不同,又無法互相分享,久而久之,就成貌合神離的怨偶。因為一方沉浸於自己喜好的領域裡,難免冷落了另一半;談戀愛時可能還有耐煩的本事,婚後泰半失了耐性,反而要求對方應如何如何,那問題就產生了。在座的朋友若是當老師的,請記得教育學生這個觀念,很多人實在不適合婚姻,卻偏偏結了婚,結果家庭的責任一點也沒有盡到,徒然造成社會問題。

  適合單身的人並不代表就適合出家,出家是真心願意放棄情感與經濟的佔有與支配,在佛教的僧團中蛻變為一世界的新人,上求佛法以養慧命,下依信眾樂施以資身命。要是不適合出家的人,也鼓勵他們出家,到最後會很麻煩!佛經裏雖有「度人出家功德無量」的語句,但那要看時代背景,以及度人者與被度者的動機。捨俗出家一般有兩種動機:一種是悲深智廣的──不忍聖教衰,為愛教護法而發心出家;不忍眾生苦,為利生濟世而發心出家。另一種則是厭離心重,為求自己了脫生死而出家修行的。說度人出家功德無量,並不是隨便的要人來出家;而是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出家眾少,為鼓勵佛弟子勇敢擔負起住持正法的重責大任,才作如是說。如果不管對方品行的好壞,統統度來出家,那只會造成僧格的低落,反而對佛法的常住世間有百害而無一利。

 二、出家與在家的共行

  (一)基本精神:

  學佛,即向佛學習。佛是由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度生淨化而成的;我們學佛,也應效法佛陀的悲智願行,以成就無上的大菩提為信願,同體大悲心為動機,性空慧為方便,由人菩薩行漸修漸學,以進趣佛道。所以學佛的基本精神,就是師法人間菩薩的精神──龍樹菩薩所楬櫫的──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試簡述如下:

  1、忘己為人:菩薩廣學多聞,成就辯才,竭盡所能,教化利濟,悉以大樂。人菩薩行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為了三乘得共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所以他不同於聲聞行人的急求自證,而能「不厭生死,不住涅槃」,頭出頭沒、忘己為人地在生死海中廣度眾生。

  2、盡其在我:佛教是自力的宗教,儘管初發心時需賴師友的教導提攜,但終究要靠自己的行踐而親證真理,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明顯的差異所在,所以「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是盡其在我。有些人常說:你們去做吧!你們去學吧!等成了佛,再來度我!像這種人依賴心太重,對於甚深佛法,是難得相應的。以前學演講的時候,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們:大陸有一種蟲,很會爬行;但牠有一種特性,未曾爬過的,不敢踰越。所以只要在牠周圍畫上一個圈圈,牠就爬不出去。我就好奇的請問老師:怎麼會有那種蟲呢?老師說:不但大陸有,台灣也有這種蟲,牠的名字就叫「懶惰蟲」。這時,我們才知道老師是在罵我們!其實每一個人初生下來,還不是什麼也不會嗎?多數是仰賴後天的學習而來,世上任何事都有第一次,做與不做,端繫於自己的一念之間。自問成就了這件事若能利人利己,那二話不說,就趕緊做去!萬一做了會利人損己,在菩薩悲愍眾生的胸懷裡,還是會放棄個己的私利而成就他人,這「利他為先」的信念,便是盡其在我的力量來源。

  3、任重致遠:佛的功德無量,慈悲無量,願力無量,福報無量,法門無量,所度的眾生也無量。這麼龐大的事業,哪裡是一天、兩天,或一生一世就能完成的呢?所以要長期不捨眾生,「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任重而道遠,正顯示出菩薩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精神。為避免多數心性怯弱的眾生視成佛為畏途而不敢發大心,印順導師特別慈示:「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來鼓勵信願不夠堅強的佛弟子發心。

  學佛之基本精神已如上述,那末,所學的內容為何呢?包括佛所教示的一切教、理、行、果,都是佛弟子所應該信解,而後行證的。嚴格說來,學佛只有一條路,不管在家或出家,都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且要廣學多聞,五明齊修(可以的話修學五明,不然四明、三明,或二明、一明也可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即是受菩薩戒;但這並不一定得在戒場燃香疤為記才算數。菩薩戒律雖有多條,其實也可說只有一條──菩提心戒。當你退失菩提心,不行菩薩道,即犯戒──退失菩薩精神;一旦退失菩提心戒,更應懺悔重受,以再激發菩提心,悲濟眾生。因為一受菩薩戒,即誓願盡未來際受持,生生世世都要行菩薩道。

  印順導師曾經垂示: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不應該為了權力,為了財利;而應為了義務與發心,無私地來從事佛教的一切事業。真正從事佛教的教育者,不應為了個己事業的擴大而建寺,也不應為了拓展自己的宗派而建寺,更不是為了教會本身的發展而建寺;而應為了社會的需要、眾生的需要而為之。反觀台灣目前的寺院,簡直多到要請在家眾來看管了,所以實在無須再建新寺院了,除非那個地方沒有佛寺。建寺院的目的是為修行度生,而非僅為一己服務。佛像也是如此,若是東邊一尊,西邊一尊,那就不要再塑造了!不要佛像造了卻沒人禮拜、整理,這樣不好。附帶提到一點,一般在法會會場、戒場或大型演講場所,常見有人雙手捧著缽,化緣要建寺,希望正信的居士能將他的電話、住址記下來,實地去察看,確有事實需要才布施。不然,不知對方是否真正建寺修行或利濟群生,就貿然布施給他,反倒成就了他的惡業,豈不遺憾?

  (二)向上勝進的端正行 ──人天三福行

  雖說佛法的究竟義是出世解脫,圓成菩提;但佛並不是對每一眾生皆授以出世的法門,也不是一開始便宣說高深的解脫之道。正因為佛法甚深,所以必有其修學的次第內容;更因為眾生的根機、志趣不同,針對不同的根性與時、地、人而教授的法門,便千差萬別、多彩多姿了。但在千差萬別之中,仍有其共通的基礎,此即人天三福行──施(布施)、戒(德行)、定(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對於一般眾生,佛大抵先說此三端正行,俟其對於五乘共法能夠信受奉行,又希求出世解脫,佛才進一步授以出世要門。

  人生世間,脫離不了衣食住行、醫療、育樂等等的資生用具,因於物質上的不虞匱乏,人生才得種種的福樂;也才得安心於佛法的修習。若三餐尚且不濟,連生命的存活都成問題了,遑論其他!然而現生資生用具的充足,實經由宿世及今生的布施福業而來,為令眾生獲現法安樂及後世安樂,佛總是先為眾生讚歎布施的福德。

  行布施必須遵循兩個原則:「施以捨,以利」,就是具備歡喜捨心,以達到饒益對方的目的。所以「布施的定義是:甘心樂意的,犧牲自己的福樂來成就別人的福樂」──損己以利他。假如不是以歡喜心自願的布施,而是因為人情不得不為;或者所施之物對他人無益,不是基於對方所需而布施,都失去布施的意義。

  依施物,布施又分為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有內財施與外財施兩種。外財施,就是將我們生活上的資生之物布施給需要的人,或以體力來為他人服務;內財施是指捐贈自己身體的器官,甚至犧牲生命來救助別人。法施,分為世間法施與出世間法施。凡教人生活上的知識、技術、學問、道德等等,屬於世間法施;教人如何解脫,如何轉凡成聖,圓證真理,則謂之出世間法施。無畏施,「畏」是恐怖;「無畏」,就是使對方無有恐怖。因為對真理的不明了,一般人的內心確乎有種種的恐怖,如怕暗的恐怖,對道理不了解的恐怖,對宗教不了解的恐怖,對人際關係不了解的恐怖;能使對方袪除這種種的恐怖,即稱之為「無畏施」。換句話說,無論以體力、財力、知識、學問、技術、或修養,只要對方需要,我們就以歡喜心幫忙,務使對方能夠離苦得樂,這就是布施。記得哦!布施可廣結人緣,到處結了人緣,事業就容易成辦;佛弟子若是越學越沒人緣,那就該好好自省一番!

  依動機不同,布施又分九種。據《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六(大正26,258a)所述,即植施、畏懼施、報恩施、求恩施、學父母施、為生天施、為名稱施、為莊嚴心施、眷屬法施。又說前七施「為智者所呵,以不清淨故」,也就是說前面七種布施的動機不純,有智慧的人是不屑為之的。有人布施,是因為師父去到家裡化緣,不好意思不出錢。有人是捐了一些錢,就想要得到回報;或者聽說布施有功德才去做,這是投資,不符合布施的真義。另有一種人,是因為畏懼生死無常,為了不讓子孫爭產,所以才勉強布施。還有的是想藉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與形象,電視、報紙等媒體一來,就多捐些錢;沒來就少捐,甚至不捐。有人則是為了希求生天享福樂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動機皆不純淨。

  布施可得三種快樂:現法樂、後法樂、究竟解脫樂。現法樂,是指布施能得現生的安樂;後法樂,是得到來世的安樂;究竟解脫樂,是因勝解空慧而達三輪體空的布施,故其福德不再招感生死輪迴的業果,而能解脫自在。

  如前所述,布施是捨己為他的善行,唯一般人的布施常含有雜染的動機;即使是淨心善意的施他,畢竟多犧牲身外物而行施,不若能節制自己的煩惱,止惡、行善,且進一步淨治身心的德行,所以佛曾為須達多長者說「布施不如持戒,持戒不如慈定」。對於現實人生的美滿和樂,布施固然重要,德行的深化、廣化,無疑的更為難得!只可惜台灣標榜持戒謹嚴的律宗大德們,多數空談律法,教得信徒們跟著胡亂學,徒然在表面上作功夫:什麼上廁所要換拖鞋,上完廁所要洗淨;手要洗幾次;插香不能用右手,因為右手是禍,左手是福啦!真是胡說一通!對於佛陀制戒的因緣若不了解,一味墨守戒條,教出來的就是死板而不知為何持戒的一群人,於己於人的助益並不大!

  戒的真精神是「克己以利他」,「所以要有堅毅的決心,忍受種種的考驗:忍受艱難困苦;忍受外來惡劣環境的誘惑,威脅,強迫;忍受內心的私欲而不讓他胡鬧,甚至要有『寧持戒而死,不毀戒而生』的決心。」(《成佛之道》)以這樣的決心去持五戒十善,才真能促進人生世間的和樂圓滿。

  布施、持戒可修集人天的福德資糧,定則以淨塵欲,使自己煩動惱亂的心趨於明淨安定,而不傷害惱怒眾生,這是德行的深刻至於內心,所以也是一種福業。修定,最好是緣苦難眾生而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定,不要修無想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因為報生長壽天,反而無法聽聞佛法,是被視為學佛的八難(八無暇)之一。依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四無量心,成四無量定,縱使今生沒解脫,來世也會成為有福有財且得人緣的人。「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是修學佛法者的理想,所以要常常發願,願生生世世得三寶慈悲攝受,願生生世世親近佛陀聽聞正法。

 三、在家學佛正行

  現在要談的是《阿含經》裏記載的,一個在家居士必有的共世間正行:正常的經濟生活,合理的社會生活,德化的政治生活。

  (一)正常的經濟生活

  我們知道,衣食住用等生活所需若太講究,甚至到達奢靡的地步,就會招來無窮的苦惱。有些人非常注重物質享受,或者是過分注重了,反而變成沒得吃、沒得住、沒得用。這個道理不容易懂,一直到遇見論語老師,我才稍稍體會到。這位老師以前是和老蔣一起革命的,當時還是名將官。他說:有錢有勢、地位顯赫的人,反而沒得吃穿和住用,更處處不得自由。我納悶地問:怎麼會這樣呢?他說:一般人都羨慕有錢人,出門隨時有警衛護駕,好不威風!其實他們比尋常人不幸得多!他自己就曾有過這樣的生活,連上個廁所,扈從都得先察看裡頭是否安全;進去之後,廁所內外不消說還是站滿了衛兵把哨。心血來潮想吃個路邊攤,不行!因為與身分不合!但每天山珍海味吃都吃膩了,所以就覺得沒什麼菜好吃。衣櫥裡什麼樣的衣服都有,就是不知穿哪一件好,所以也覺得沒什麼衣服好穿。各位啊!這樣的生活,真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嗎?

  南傳《法句經》上說:「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無有什麼病呢?生理上的病和心理上的貪瞋癡等無明病,統統沒有,即是最大的利益。少欲知足,即是最大的財富。記得高雄有位居士很有意思,每當有人問起:全高雄誰最富有?他就當仁不讓地回答:「我最富有!」你最富有?人家是有好幾千萬元的哩!他說:「我可是好幾億呢!」然後就用筆在石頭上寫著幾億。旁人看了,就沒好氣地告訴他:真錢是可以生利息的!他馬上回答:「要生利息,那還不簡單?」趕緊又用筆寫了好幾十萬元。「哎呀!人家的錢可以用,你這石頭又不能用!」一聽別人這樣抗議,這位居士就笑著說:「還要去領錢來用,表示他缺錢嘛!我用不著去領,表示我不窮,不是嗎?」當然他是故意在開玩笑的,可是也告訴了我們:少欲知足,知足常樂!

  人若是沒錢,就想:我如果有十萬元,不知該多好!但有了十萬之後,就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有了千萬,又想要得更多,於是永遠缺錢。沒錢並不表示窮哦!如果自己生活上夠用,又存了十塊錢,心滿意足,這便是富有。《雜阿含經》卷四.九十一經裏這樣說:「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大正2,23a),這四法就是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先談方便具足:什麼是方便具足呢?「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就是說正信的佛教徒,應學習正當的知識、技能,來從事合法(國法與佛法)的職業為生;不經營有關殺、盜、淫、酒(包括毒品),或貪污、壓榨剝削人民、販賣人口等等事業。

  第二、守護具足:即是財物的妥善保存,不致因惡王、盜賊、水火災、惡知識而散失。所謂「創業惟艱,守成不易」,縱然身外的錢財是五家所共,但為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善於經營守護還是必要的。

  第三、善知識具足:為什麼要與善知識交遊?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說結交善友,他會帶你走上正途,勤奮上進,生活自然無虞;如結交了喜好喝酒、賭博、放浪,或者懶惰的朋友,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被感染。不要自信地以為可以影響別人,其實影響是互相的,與會罵髒話的人相處久了,不會罵人,也會誶幾句。和有知識學問的人在一起久了,自己的學識也會有所長進。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

  第四、正命具足:即經濟上的量入為出。對於錢財的運用,佛教裡有所謂的四分法,在此介紹給大家: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作生活開銷;四分之一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四分之一,用來再投資,例如自創業者可以此來擴充事業設備、人才培育或轉投資,受薪族則可以之進修專業技能;最後的四分之一拿來布施,諸如對宗教團體、慈善文化、環保生態等社會公益單位的捐獻。

  錢在佛教的定義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如果是「需要」用到的東西,即使必須花費一百萬,都算不得浪費。但一個杯子儘管只要十塊錢,你不需要,卻買了它,那就是浪費,因為用不到它。分清楚「需要」與「想要」,便可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開銷,將省下來的錢拿來做有意義的事,不是更能發揮錢的效益嗎?

  有個故事就說道:以前有位家財萬貫的王大富,因為怕別人借了錢不還,又怕作生意落得血本無歸,所以他就將大部分的錢買了金子,埋在自家的前院。埋在那裡,又擔心被人偷走,所以每天總要去看個二、三次。他不去看別人還不知道,這麼天天去巡視,就被小偷發現了這個祕密。有一天,他看到地上的土鬆了,悚然一驚,趕緊挖挖看金子還在不在,沒想到金子果然不見了,他於是放聲大哭!別人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這一生的積蓄全完了!別人就調侃他:「不會再埋幾顆石頭下去就好了?」他說:「我那是金子哩!」但金子、銀子是用出來之後,才有它的價值,埋在地下跟埋石頭有什麼不同呢?

  人類社會營為互助合作的群體生活,因此社會上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權利與義務。當我們在別人所栽種的大樹下享受涼蔭的同時,也應該作對等的付出;也就是說無論自己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只要自己行有餘力,就應隨時隨分隨力來服務別人、回饋社會,這比錙銖必較地死守錢財要有意義得多!

  (二)合理的社會生活

  【互尊互助.互相成就】人類文明愈是進步,每一個體愈是離不開社會人群的互動,像獨居荒島的魯賓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對文明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有如天方夜譚。想想看,我們所吃的飯,是靠農民耕種而來;農民的耕作技術,又仰賴前人或專家的傳授;而這其間,又需要商人、運輸業者的相互配合。由此可推知,每一個人與士、農、工、商等各階層,其實相互關係、相互依存。我們生活上的一切所需,沒辦法樣樣都由自己製造,必得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共享成果。所以職業無分貴賤,只有人人盡分守分,這個社會才能生生不息地向上進步;大家在看重自己之餘,更別輕忽別人!

  佛經裡有個寓言故事說道:有一天,我們的眼耳鼻舌等器官開起會來了,說著說著,一言不和就吵了起來。眼睛首先發出不平之鳴,說自己是最重要的靈魂之窗,為什麼竟屈居在眉毛和睫毛之下?它們只是杵在那裡,什麼工作也沒做!鼻子聽了,就「哼」了一聲!不服氣地說,如果它不呼吸,身體其他部位也別想活著,所以它才是最重要的。嘴巴這時候也出聲抗議了:你們多重要?我才重要呢!我不只會說話,而且各種食物都得通過我這一關,要沒有我吃進食物,大家不一樣會死翹翹嗎?它們一個個趾高氣揚的,耳朵再也聽不下去了,就不甘示弱地表示:「雖然我只是站在旁邊,但我的功用最大,任何聲音的傳遞都需要我!」腳這時候也搶白了:「我雖然不重要,但是你們要看、要吃東西,若不靠我去行動,東西可不會自動送上來,到時候看你們怎麼辦!」正當大家爭得面紅耳赤之際,最受鄙視的肛門說話了:「你們就儘量去吃吧!我如果不拉,嘿!嘿!嘿!大家就有好戲看了!」眉毛和睫毛聽了聽,不禁自慚形穢地說:「好吧!好吧!你們大家既然都重要,那我們下來好了!」可是它們不管站在哪裡,大家都覺得不恰當,最後,終於三讀通過,又讓它們回復原位。

  其實,人體的每一器官各有其功能,各有其存在的價值,即使是被認為毫無作用的眉毛,猶可阻擋汗水,使汗水不致流入眼裡。各位不妨利用洗髮的時候作一下試驗,當你眼睛睜開時,洗髮水不會流進眼裏;反而是閉著眼睛,水才會順著眼尾紋流入眼裡。我自己就曾好奇地作過實驗,所以請大家務必記住:職業無貴賤,真正高貴的是一個人的慈心悲行,而非外在的階級、地位。

  【如何過合理的社會生活】佛說有四攝法,是為一個領導者必備的四個條件,也是一個佛教徒要能和樂友屬的祕訣:

  第一、布施,就是以感恩奉獻的心來提供他人,不管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服
     務,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第二、愛語(包括苦切語),無論是教育別人或是責備別人,都要讓對方知
     道我們是真正誠懇為他設想,這樣即使是諍言,對方都能夠樂意地接
     受。

  第三、利行,凡從事慈善福利,或者文化事業等,都能體恤下屬,使其獲得
     利益。

  最後是同事攝,即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平等相處。不管做任何事都以身作
  則,不要只管叫人家做,自己卻在一旁發號施令,或者袖手旁觀。最好是自
  己做,也鼓勵別人來參與;要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才委請別人來幫忙,我們
  則適時的隨喜讚歎鼓勵。

  此外,《六方禮經》(又稱《善生經》)中所提到的,即佛所開示,關於在家居士如何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的方法,近於儒家的五倫說,可見釋尊是如何重視在家居士社會生活的合理互動。經中說善生童子因為父親每天早上一定齋戒沐浴,而後禮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所以在其父往生之後,他也跟著這樣禮拜。有一天,釋迦牟尼佛托缽經過,正好見到他在禮拜六方,便問他為何這樣拜。他向釋尊說明是因為順從父親的遺訓,才恭敬禮事六方。

  釋迦牟尼佛首先讚歎他很孝順,然後才問他知道這樣禮拜是什麼意思嗎?他回答:父親以前並未解釋。釋尊就告訴他:東方是日昇之處,所以東方象徵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為人子女者,父母健在時要敬順無違,備辦眾事,增益其財物;待父母見背,則要知道慎終追遠。為人父母者對於子女,除了善盡養護的責任之外,也要教導孩子知書達理,結交善朋、遠離惡友,並為他成就美滿的姻緣。

  西方為日沒之處,意即歸屬,以此象徵夫妻的關係。為人妻者要尊重先生,孝養公婆,因為他們是生養、教育先生的父母;還要將夫家的兄弟姐妹和親戚,看作自己的親人。切不可將先生賺來的錢,全數花在自己身上,或暗地裡將錢拿回娘家去,更不可感情走私。當先生的也要尊重太太,同樣不可感情走私,還要記得買化粧品或禮物送給太太。釋迦牟尼佛出家之前結過婚,所以他頗為了解女性的心理。有些大男人主義的就會說:我怎麼知道太太要什麼東西,不會自己去買嗎?這真是太不解風情了!

  又如上方象徵宗教師與信徒之間的關係。宗教師應如何善盡責任,教育信徒;信徒該如何尊重、供養師父,這裡面都說得很詳盡。在家居士對於出家師父,應該四事供養,而後才要求師父講經、領眾修行。有些在家居士就不是這樣,光會批評出家師父。民國六十二年初到台南妙心寺時,成大的學生到寺裡來找我,見我在種菜施肥,就請求到學校為他們講課。我一口氣答應了,沒想到他們卻說:師父,您真好!不像有的師父,整天只會念經賺錢。當時聽了心裡實在很難過,便對同學說:我是因為辦了幼稚園,才得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否則也得像其他師父一樣,為三餐奔波。雖然現在的時空不同了,但我們應注意到這一點,對於真正有道心住持正法的寺院或出家眾,在家居士都應當護持,讓他們能夠專心弘法利生。

  下方象徵上下屬,或現代所謂的勞資關係。為人部屬者要盡忠謀事,以老闆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比老闆先到公司,比老闆晚下班,還要照顧老闆的財產等等,有五種。老闆對其部屬亦必須做到知人善任,不要擅長寫文章的,卻要他去做粗活;適合跑業務的,卻要他去擔任企畫,錯用了人,是自己也是對方的損失。要有合理的薪資和待遇,適當的休假,還要照顧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能夠這樣去做,這個團體一定相當有向心力,而且業務也必能蒸蒸日上。

  不論出家師父或在家居士,都應鼓勵信徒及自己的子弟從事合法正當的行業,尤其是具有社會教化功能的行業或大眾傳播媒體。如這些從事社會教化的人士或大眾傳播媒體的從業者,本身是佛教徒,或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最起碼不致於散播詆譭佛教的言論或思想,還可以佛教的精神和內涵,教化民眾於潛移默化之中。所以真正的菩薩是應何種身得度者,即現何種身而為說法,若是各行各業的佛教徒,都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克盡職責,和樂大眾;旁人看了也會深受感召,而來皈依佛陀的座下。這種無言的說法,最具感人的力量!

  (三)德化的政治生活

  前述合法正當的行業當然包括政治,所以有政治抱負的正信佛教徒,應鼓勵他們出來參選公職人員。試想如果從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到地方各基層行政部門,都有正信正見而具慈悲心的佛教徒,那就不致於制定惡法來迫害佛教與人民。

  例如民國十八年制定的『寺廟管理條例』,後來雖改成『寺廟輔導條例』,卻比原來的條例還嚴苛,那裏面就有一條是以社會人士來管理出家人。事實上,寺和廟是不一樣的,廟的財源來自當地,而且經由地方成立管理委員會管理財務,然後聘僱廟祝來管理門戶。任何的財務支出,都得經過委員會的同意。寺院就不一樣,寺院的財源是來自四方善信的自願捐輸,如果也要當地人士或不信佛教的人來共同管理寺院;或者寺院的任何建設事業,都得經過他們的簽章同意,這樣合理嗎?恐怕既不合理又不合情吧!這些立法的大老們不懂得兩者的區別,又沒有正見的佛教徒從政,所以當時就訂定了這麼些不合實際、且不合理的律法,因此我們要鼓勵具正見、慈悲的佛教徒參政。像一貫道就覺醒了,他們已經開始鼓勵道親從政,所以有很多從政者都是信仰一貫道的,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佛經上傳說的輪王治世,這應視為佛教徒對於德化政治的理想,也是從政者(包括民選及政府委任)應有的自我期許。輪王是以五戒、十善來教化人民,使人民都能得到和樂善生,佛就曾提到國王的十德:

  第一、建立廉能的政府,並寬容不同的聲音和異議人士;

  第二、能接受群臣的諍言;

  第三、好惠施,而能與百姓同樂;

  第四、如法取財;

  第五、不貪他人的妻女。這點很重要,古來大部分的國王都是見到別人的妻
     女漂亮,就召進宮來作為自己的小妾;對方不從,便殺無赦的,這是
     很不好的行為。

  第六、不飲酒,以免因酒醉壞了朝綱、誤了朝政;

  第七、不做無意義的戲笑歌舞;

  第八、依法而無偏私;

  第九、不與百姓或群臣爭利;

  第十、要有健康的身體,這也非常重要,假如一國的元首傳出病危的消息,
     那該國的政局通常就會動盪不安。

  但大部分的佛教徒至今仍不關心政治,認為不論誰當元首,都一樣要生活,反正天高皇帝遠嘛!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要知道:錯誤的政策比貪官污吏,或殺人放火還要嚴重!政治是眾人之事,我們生活上的一切,無不攸關政治,生存在現代的時空,佛教徒實應更為關心政治的清明良窳!

 四、特勝的信眾行

  以上所說,是在家學佛者應具備的德行生活,依之行持,可得現法安現法樂。但佛法的修學,自有其超越世間一般的殊勝處,不只可得後法安後法樂,乃至引領學者順向解脫。特勝的信眾行,主要有五項修行要目:

 (一)信(願)具足,不只深刻的信解佛法僧三寶,更有廣度眾生的菩提願,
    願師法佛菩薩的心行──這相當於八正道的正見與正志。

 (二)戒具足,不但止惡,更以清淨心積極行善。

 (三)施具足,即時時處處不忘布施;戒、施具足,相當於八正道的正語到正
    精進。

 (四)聞具足,即廣學多聞,以成就佛法的正見。

 (五)慧具足,即法隨法行乃至體悟佛法真理──這相當於八正道的正精進到
    正定。

  這五法具足,即已具備修解脫行的福智資糧,那勝進也就不為難了!

  或說要修習這些法門真不是容易的,所幸釋迦佛已為心性怯弱的眾生別開了易行道,即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是明記不忘、憶持對治的意思。憶念佛的功德莊嚴和光明慈悲,憶念佛所說的真理,憶念僧寶的功德,憶念自己持戒、布施,定能得生天道。這六念確乎可使人在恐怖障難、痛苦愁憂之中,得到寄託和安慰。佛法是講究依靠自力的,但為此意志力較薄弱的眾生,佛陀特別慈悲宣說此方便道,希望藉由他力引發自力而離苦得樂。

  最後我說兩個在家居士的典範與大家共勉,一位是須達多長者,他以黃金鋪地,購地建精舍供養僧團,助佛弘揚正法。他的財產雖然很多,但不據為己有,反而樂施予鰥寡孤獨者,所以世稱「給孤獨長者」。另一位是難提波羅,他本來要出家修行的,後因父母雙目失明,又乏兄弟姐妹照顧,所以在家孝養雙親。他終生過著類似出家的生活,並嚴持佛教的戒律;為了避免傷生,他以工業生活自養,算是在家佛教徒的一個典範。奉勸各位想出家修行而因緣不具足的在家居士,效法須達多長者與難提波羅居士。如果家庭的責任未了,千萬不要放棄你應盡的責任,否則會衍生許多社會問題。今天的演講就到此結束,敬祝各位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本文謹參考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與《佛法概論》二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