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辭意淺釋] 焰口

焰口的由來

 自於阿難尊者在林中修習禪定時,見到觀音大士化現的餓鬼王面然(又稱為焰口),面容枯槁、面貌醜陋、頭髮散亂、腹大如山,喉細如針、臉上噴火,阿難嚇得問面然為什麼變成這樣,面然告訴阿難是因為生前慳吝、貪心,於是死了以後墮入餓鬼道,長年必須處在飢餓中受種種的苦。面然並告訴阿難,三天以後阿難壽命終了也會墮落到餓鬼道;阿難一聽,非常害怕的跑到佛前 請示解決的方法,佛陀於是指導阿難焰口經和施食的方法,要阿難持「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 羅尼法」七遍,就可以讓一食變成種種甘露飲食,充塞法界,能使無量恆河沙數的餓鬼與諸仙等 眾生,皆得到飲食飽滿、解脫苦趣,超升到三善道,施食者並可以延年益壽,受到諸鬼神的擁護。


何謂「焰口」

 焰口的意思就是「餓鬼」,在生時慳貪吝嗇,一毛不拔,專占他人的便宜,若投為鬼,便成無福無力的餓鬼,一般人所說的孤魂野鬼之中,即有「餓鬼」,這一類鬼的食量極大,喉管卻極細,有了食物也難以果腹,由於業報的關係,它們很難見到食物,縱然得到了可口的食物,進口之時,卻又變成了臭穢的膿血,從口裡邊吐出來都是火,這個火又臭又熱,它們常受餓火中燒,烈焰從口而出,故名「焰口」。

為什麼要「放焰口」

 焰口的意思,是對於餓鬼道的眾生來做布施,來做平等的、普遍的布施。佛陀慈悲,說了好多種神咒,例如淨業障真言,變食真言,開咽喉真言等,讓餓鬼道的眾生,能夠可以吃到甘露法食。凡是依法誦持這些真言神咒之時,被召請前來的餓鬼們,就可仗佛的神通願力而飽餐一頓,飽餐之後,再為它們宣揚佛法,勸他們歸依佛法僧三寶,為它們傳授三昧耶密戒,使餓鬼道的眾生心轉變,永脫離餓鬼道的苦難,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

因此,放焰口對於鬼道來說,等於是無限制的放賑,所以又叫做「施食」。

焰口的內容

 迎請諸佛菩薩開始,接著供奉諸佛菩薩,再於「緣起文」之後召請十方一切眾生,以淨甘露滋潤身田,離邪行、歸敬三寶、證無上道;接著以各種咒印,包括變食、召鬼、破地獄、開咽喉、摧罪、破業、懺悔、說皈依、受戒、說法,到孤魂上船同登慈航、航向成佛之道為止。從其中的咒印部分,可看出瑜伽焰口是以密法為主,顯教為從。

 一般焰口的施放時間都是戌亥二時開始(即晚上七點到十一點),因為過了這個時段,神鬼就不能進食了。焰口的主要目的在救度地獄的鬼道眾生,期望藉由菩薩的加持與願力,共同幫助這些眾生脫離苦海,善根深厚者可以出離,善根較差的至少可以得到一時的喘息機會。施放焰口重要的是以清淨心參加,才能達到相應的結果。

 所以,登上焰口台的法師,要「結印、持誦、觀想」三業相應,才能自利利他,達到焰口施食的目的。而參加法會者以「身敬、口誦、思惟」三業清淨的心來參加,自然可以感應諸聖賢,達到慈悲救苦的目的。

 放焰口是寺院中經常舉行的佛事,它的全稱叫“瑜伽焰口施食儀”。本是佛教密宗的一種行儀,後來廣為佛寺所采用。瑜伽為梵文音譯,那密部的總名。

 清初寶華山德基大師所解釋的意思是“手結密印,口誦真言,意專觀想,身與口協,口與意符,意與身會,三業相應,故曰瑜伽”。焰口是餓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譯為“焰口”;又可理解為臉上冒火,也譯作“面燃”。據說他是觀音菩薩所變化,故又稱面燃大士。

 焰口的緣起,據佛經所說:阿難尊者在林中坐禅時,看見一個餓鬼,形容枯瘦,面貌丑惡,喉細如針,臉上噴火。他對阿難說:“我生前悭吝,貪不知足,死後墮入餓鬼道中,變成了這般模樣。飲食到口,則化為火炭,故長年受餓。但你在三天之後,”也會墮入餓鬼道,變成我這樣。”阿難聽後大驚,便急忙到佛前哀求救度。佛說:“你若能給眾多的餓鬼施以飲食,不但不會受墮,而且能延年益壽,遇事吉祥。”阿難請問施食之法,佛為他說《焰口經》。從此以後,施放焰口,餓鬼都得到超度。

 施焰口的儀軌,最早依據的是唐代不空所譯的《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和《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唐末,密教在中國漢地失傳,施食儀軌也隨之失傳,宋代試圖恢復而不可能。元代,此法又從西藏傳入漢地,於是焰口施食得以復傳。

 明代,天機禅師撰訂《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稱、《天機焰口》。
 後來,此書在實踐中屢經修訂。其中集成性的修訂本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寶華山德基大師所訂《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現代漢地佛教寺廟放焰口所用的儀軌,大多采自《華山焰口》,但南北各地小有區別,音韻聲調各存異同。

 施放焰口,常與喪事中追薦亡魂結合在一起,稱為“陰焰口”;也有為活人消災。延壽施放焰口的,則稱為“陽焰口”。此外,寺廟在重大法會圓滿之白,有的也放焰口。過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場地舉行,現在一般在寺院的殿堂中舉行。

 放焰口都在黃昏或夜間進行,一般需要四個小時以上才能完畢。作法事之前,須在殿堂內設立瑜伽壇,中間為主壇,兩側為陪壇。主壇上坐的法師稱為座主,又稱為金剛上師。作法時,金剛上師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帽,案上放著法鈴戒尺香爐等。背後一般設繪有獅子的大型布屏。陪壇為豎放的兩排條案,僧人們身披袈裟相對而坐,案上放著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魚、铙钹、手鼓等。作法事的僧眾不得少於七人,一般為十三人至十五人。

 殿堂外設立面燃大士壇,靈壇上陳放香燭供品。面燃大士壇還供鬼王面燃,其貌凶狠丑惡,嘴裡噴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紙扎的,有的是彩繪的,有的僅供牌位,現在寺廟中多不采用紙扎的面燃大士像。靈壇上供被超薦的靈位牌,上書“佛力超薦某某往生蓮位”。靈位牌多少不拘,因為一台焰口可同時為多人施放。瑜伽壇、面燃大士壇、靈壇是“陰焰口”必備的三壇,“陽焰口”不設靈壇。

 施焰口開始,先由金剛上師或主法法師領僧人唱《楊枝淨水贊》淨壇,然後開壇。座主在瑜伽壇前誦《香贊》、上香。齋主(又稱功德主、施主,即為追薦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禮拜。座主、眾僧、·齋主往靈壇上香禮拜,僧人誦《心經》、《往生咒》、《變食真言》,唱《蓮池贊》,念“阿彌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壇上香禮拜,誦《大悲咒》、《變食真言》,唱《觀音贊》。

 眾僧登壇,攤開經卷,座主戒尺一擊,開卷誦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會啟瑜伽最勝緣”,眾僧則和唱下句,如“覺皇垂范利人天”。並常唱菩薩名,還有六字真言。誦真言時,座主手結印契,心存結想。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圖示,計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輪印、真空咒印、變空咒印、運心供養印、奉食印、觀音禅定印、破地獄印等。

 為薦亡者,座主振鈴拈香,奉請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薩等,引齋主親屬之亡魂及各種孤魂,赴此道場之會:(儀式中召請文的參考)

一心召請,前王後伯之孤魂等眾:累朝帝王,歷.代侯王,九重殿阙高居,萬裡山河獨據。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銮輿,五國冤聲未斷。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

一心召請,英雄將帥之孤魂等眾: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鉤,身作長城萬裡。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遍地愁

一心召請,文臣宰輔之孤魂等眾: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片丹心報主。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蓬萊之島。嗚呼!官贶蕭蕭隨逝水,離魂杏杏隔陽關!

一心召請,文人舉子之孤魂等眾:黉門才子,白屋書生,探花腳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螢燈飛散,三年徒用功夫;鐵硯磨穿,十載慢施辛苦。嗚呼!七足紅羅書姓字,一抔黃土蓋文章!

一心召請,缁農釋子之覺靈等眾:出塵上士,飛錫高僧,精修五戒淨人,黨行比丘尼眾。黃花翠竹,空談秘密真诠;白特黧奴,徒演苦空妙倡。嗚呼!經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虛明半夜燈!

一心召請,玄門道士之遐靈等眾:黃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裡修真,閬苑洲前養性。三花九煉,天曹未許標名;四大無常,地府難容轉限。嗚呼!琳觀霜寒凡灶冷,醮壇風慘杏花稀!

一心召請,他鄉客旅之孤魂等眾:江湖羁旅,南北經商,圖財萬裡游行,積貨千金貿易。風波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腸之險。嗚呼!滯魄北隨去黯黯,客魂東逐水悠悠!

一心召請,陣亡兵率之孤魂等眾: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裡爭雄,白刃叢中敵命。鼓金初振,霎時腹破腸穿;勝改才分,遍地肢傷首碎。嗚呼!漠漠黃沙聞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一心召請,血湖產難之孤魂等眾: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鸾鳳和鳴,次望熊黑葉夢。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長夜。嗚呼!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

一心召請,其頑悖逆之孤魂等眾:戎夷蠻狄,喑啞盲聾,勤勞失命傭奴,妒忌份身婢妾。輕欺三寶,罪積若河沙;忤逆雙親,凶惡浮於宇宙。嗚呼!長夜漫漫何日曉,幽關隱熄不知春!

一心召請,裙衩婦女之孤魂等眾:宮帏美女,閨閣佳人,胭脂畫面爭妍。龍麝薰衣競俏。雲收而歇,魂消金谷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之驿。嗚呼!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髅寒!

一心召請,傷亡橫死之孤魂等眾;饑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傷身,逢虎狼而失命。懸梁服毒,千年怨氣沉沉;雷擊崖崩,一點驚魂漾漾。嗚呼!暮雨青煙寒鵲噪,秋 風黃葉亂鴉飛!

這十二則召請文,可說是短小精悍、文辭優美的悼詞和祭文。這十二類孤魂,概括了世間所有的亡者之魂。金剛上師或主法法師把它們召請來後,撒以甘露,施以飲食。齋主的親屬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後,把面燃大士的紙俑或牌位、靈壇上的牌位等在念誦中焚燒,並拋撒作供品的糖果,眾人爭搶,以表功德圓滿。最後,僧眾起身,同唱《回向偈》,齋主頂禮,儀式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