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辭義淺釋] 轉輪聖王

關於提到佛經中常看到轉輪聖王,那轉輪聖王是不是佛呢?

下面我們整理一些資料,提供給各位作為參考,請見目錄,或依序下讀。
目錄:(快速文章分段重點連結)
 壹、關於轉輪王的概述
  三、佛教傳說中,分為金、銀、銅、鐵四者。
  六、有四種福報:
 貳、補充:
 叁、兩則故事。
  一、第一則:
  二、第二則: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辭義淺釋] 常在經文中看到劫,究竟什麼是劫?

關於這個劫的解釋,綜合整理如下,僅供大家參考,若您有相關資料願意提供且能予以佐證,歡迎您不吝提出,非常感謝,另外以下將陸續補充與整理上來。

《增壹阿含經》卷48〈50 禮三寶品〉:「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復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劫數長遠,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憶此劫數之義。」

[辭義淺釋] 關於佛歷的淺釋

資料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佛曆為部分佛教國家(如泰國)計算紀元的方式,該計算方式以釋迦摩尼去世當年度為計算基準。

簡介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古印度釋迦族人。釋迦牟尼為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又被稱為「佛陀」(覺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西元565年486年,南傳佛教則作西元624年544年或西元623年543年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禪修系列] 默照禪修持法

文/聖嚴法師


壹、方法:
 一、調身/打坐時,怎麼坐?
   調身、調心,是從調息開始,先把呼吸調勻了,身體自然會舒暢,心念自然會
   安靜。
   
   調身,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坐姿,讓身體感到平穩、舒服、輕柔。
   

[辭義淺釋] 什麼是「默照禪」?什麼是「次第禪觀」?

什麼是「默照禪」?

中國禪宗,到了南宋之初,曹洞一脈出有宏智正覺禪師(西元1091至1157年),首倡默照禪。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

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佛教資料] 關於梁皇寶懺的由來

金山御製梁皇寶懺的由來

梁皇寶懺是南朝梁武帝,為超度其黃后(ㄔ)所起,也稱慈悲道場懺法。

緣起是皇后郗氏生性好妒,動心發口有如毒蛇,而且不相信佛法、本性易妒恨且憎怨六宮、欺壓良善,並妒忌梁武帝學佛,刻意毀損扯破了佛經〝妙法連華經〞。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法寶經典] 慈悲三昧水懺法


慈悲三昧水懺法

一、電子書檔案格式:
 1、檔案格式:PDF。
 2、檔案大小:69MB。

二、來源與版權說明:
 1、出版與來源:法鼓山。

三、補充說明:
 1、可參考收錄在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大正新脩大藏經 T45。
 2、手機版恭讀不便,請以電腦版恭讀。
 3、手機版請由此處參閱恭讀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綜合整理] 佛教的宗派與傳承

整理圖片較大,超過篇幅,所以請以捲軸拖曳查看

[辭義淺釋] 和南聖眾

和南:

係對長上問訊之語,屬禮法之一。意譯我禮、歸禮、敬禮、恭敬、度我、稽首。

《十誦律卷三十九》:「稱和南者,是口語。若曲身者,是名心淨。」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七》:「佛言:『從今日後,前人若坐若立住,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住,頭面禮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遠遙,合掌低頭,作是言和南,是名口。若以背去,應合掌作敬,是名心恭敬。若見上座來,不起迎和南恭敬者,越毘尼罪。』」是謂對長上表敬意時,口應稱「和南」之意。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辭意淺釋] 十二因緣

「因緣」的意義
  佛陀在菩薩提樹下成道,所覺悟內容就是「因緣法」。他發現所有事物和人生的現象,都離不開因果道理。構成事物的主要條件叫做「因」,輔助條件叫做「緣」。而所謂「因緣法」 ,是指一切事物,必須具足主因和種種緣,才能生起,他們是不能獨自存在的。「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是說明一切眾生,甚至自然界的事物 ,都是互相依存的。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綜合整理] 諸佛菩薩誕辰及紀念日

正  月 初一 日 彌勒佛誕辰
二  月 初八 日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
   月 十五 日 釋迦佛涅槃日
   月 十九 日 觀音菩薩聖誕
   月 廿一 日 普賢菩薩聖誕
三  月 十六 日 準提菩薩聖誕
四  月 初四 日 文殊菩薩聖誕
   月 初八 日 釋迦文佛聖誕
六  月 初三 日 韋馱菩薩聖誕
   月 十九 日 觀音菩薩成道記念日
七  月 十三 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月 三十 日 地藏菩薩聖誕
九  月 十九 日 觀音菩薩出家記念日
   月 三十 日 藥師佛聖誕
十  月 初五 日 達摩初祖聖誕
十一 月 十七 日 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 月 初八 日 釋迦佛成道紀念日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辭義淺釋] 悲的三種涵義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
「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中文就叫「能仁」。

怎麼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來愛人,以仁愛這種的心來教化眾生。
「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拔除眾生的苦,而給眾生快樂。
悲能拔苦。悲有三種: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辭意淺釋] 四念處(住)

舊曰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
我入滅後,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 緣身執淨,2. 緣受執樂,3. 緣心執常,4. 緣法執我。

  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

此四念處即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念處的四種觀法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作為學佛的人,如果沒有這個觀點,信仰就建立不起來,道心不夠穩定。

[辭義淺釋] 天龍八部

佛教中常說的天龍八部,又叫“龍神八部”、“八部眾”,是佛教八大護法神,數量很多。

具體如下:

一、天眾:“天”就是神。
     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等皆是。二十諸天
     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如杭洲的靈隱寺、北京大慧寺、大同華嚴寺、普
     陀山慧濟寺等。

[綜合整理] 關於五方佛的整理簡介

關於五方佛的整理簡介

五方佛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願修行,最終都修成了菩提正果,並稱五智
如來。佛認為:修行人僅僅依靠念誦咒語和觀想曼陀羅,仍然不能達到即身成佛的境
界,還需要五佛禪定代表的五種智慧,才能成佛。

中央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屬於如來部族,手印覺勝座騎獅子,生著白色的皮膚,代表清淨人的痴心之毒,將色蘊轉為法界體性智慧,三昧耶形法輪佛塔

東方阿閦如來即不動佛,屬於部族為金剛,手印觸地座騎,生著青色的皮膚,代表清淨人的嗔恨心之毒,將識蘊轉為大圓鏡智慧。三昧耶形金剛杵

南方寶生佛,部族為寶,手印為與願,座騎,生著金黃色的皮膚,代表清淨人的傲慢心之毒,將受蘊轉為平等性智慧,三昧耶形

西方阿彌陀佛即無量壽佛,部族蓮華,手印禪定座騎孔雀,生著赤色的皮膚,代表清淨人的貪婪心之毒,將想蘊轉為妙觀察智慧,三昧耶形蓮花

北方不空成就佛,部族為羯魔,手印施無畏座騎金翅鳥,生著綠色的皮膚,代表清淨人的嫉妒心之毒,將行蘊轉為成所作智慧,三昧耶形羯魔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佛教資料]阿閦佛

以下來源摘轉:維基百科
阿閦佛梵文:अक्षोभ्य,Akshobhya,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音「」),又名不動佛無動佛五方如來之中的東方佛。據《阿閦佛國經》云,阿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瞋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即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與「不動明王」有區隔。

[經咒唱誦] 阿閦佛咒

影片來源:法鼓山
主  題:阿閦佛咒
說  明:阿閦佛首圓滿復歸十週年紀念,讓我們一起聆聽法鼓山僧團唱誦的
    《阿閦佛咒》。

南無  腊那  他呀呀  唵 甘嘎尼  甘嘎尼
NAMO RATNA TRAYAYA OM KAMKANI  KAMKANI

羅差尼  羅差尼 托他尼  托他尼
ROTSANI  ROTSANI TROTRANI  TROTRANI

他沙尼  他沙尼 巴地哈那  巴地哈那
TRASANI  TRASANI PRATIHANA PRATIHANA

沙哇  噶瑪巴然  巴拉尼美
SARVA  KARMA PARAM  PARA NIME

沙哇  薩埵  年扎  梭哈
SARVA SATO NANYASTA SOAHA

參訪路線及方式

壹、連絡方式:
 一、住址:新北市汐止區橫科路121巷11弄7之1號。
 二、電話:(02)2660-1213 王師姐
      (02)2640-4349 陳寶珠 師姐

貳、參訪路線:提醒您,路小車多,請小心慢行。

 一、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1、捷運南港展覽館7號出口出站,步行約10分鐘可抵達。
  2、搭乘客運 205、212、276、270、306、605 於誠正國中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可抵達。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經典釋義] 佛遺教三經《 佛遺教經 》淺釋

佛遺教經淺釋
宣化上人主講


[法寶經典] 佛遺教三經《 佛遺教經 》

佛遺教三經之《佛遺教經 》
佛遺教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開經偈
無上甚深為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阬;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經典釋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淺釋


目錄:
 法會因由分第一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善現啟請分第二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大乘正宗分第三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妙行無住分第四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如理實見分第五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經典釋義] 金剛經的簡介、主要內容淺釋

目錄:
一、佛教經典——《金剛經》
(一)簡介
(二)主要內容:
   1、全經綱領。2、觀照實相。3、實踐宗要。4、中道方法。
(三)版本
(四)重要詞匯

二、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法寶經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金剛經啟請
若有人持受金剛經者,先須至心念淨口業等真言,
然後啟請八金剛四菩薩名號,所在之處,常當擁護。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版面維護] 加入音樂播放器功能

夜深人靜,一邊編輯著網頁,一邊調整著文章的編排.....


突然想到可以加個簡單的音樂播放器,在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時,播放著輕柔的音樂,其實也可以洗滌心靈,安靜心靈,
雖然校對時,看到最後,根本忘了正在播放音樂! 

不過似乎反而讓注意力更集中了。


這裡將播放器預設為關閉的狀態,需要播放,請手動撥放。

位置在右側邊欄中下方,如同左邊圖片的樣式。

直接以滑鼠點擊中間的播音鍵即可撥放。

[綜合整理] 四十二手眼圖解 ( 含咒文、真言 )

四十二手圖解的簡單說明,請見下圖表示方式。

[探討釋疑] 從四依法辨別通靈等非正道

佛知末法眾生為邪而惑,不能辨別了知正邪,故於涅槃前,告訴眾生以戒為師,與四依法,今日正好用他來破除通靈等,迷信鬼神力之人,妄將鬼神當佛,菩薩,今以四依法破除之。

關於四依法的解說,我們可以參考這裏:[佛教資料] 什麼是四依法?

依四依法來分析: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謂依實相等法,修諸波羅蜜行,則能具足清淨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經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況能不作其餘之身。是故雖是凡夫,若所說所行,與實相等法相應,則可依信。雖現佛身相好,若所說所行,違於實相法者,則不應依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

[辭義淺釋] 什麼是三法印?

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第一法印是諸行無常。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連續兩個剎那保持不變。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孔夫子在注目江河時,慨歎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佛陀要求我們不要只是談論無常,而要把它作為工具,以幫助我們契入實相,從而獲得解脫的智慧。

我們也許想說因為事物是無常的所以才有痛苦。但佛陀卻鼓勵我們進一步觀察一下:沒有無常,生命怎麼可能產生?沒有無常,我們怎麼能夠轉化掉自己的痛苦?沒有無常,我們的小女兒怎麼能夠成長為一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女郎?沒有無常,社會狀況怎麼能改善?為了社會正義和希望,我們需要無常。

[辭義淺釋] 什麼是四依法?我們來看看淨空法師的開示

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智不依識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目錄:
 1、淨空法師開示篇(一)。
 2、淨空法師開示篇(二)。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綜合整理] 關於坊間大悲咒出相圖的相關整理

目錄段落:(段落快速連結跳轉)
 壹、大悲咒咒輪圖
 貳、大悲咒出相圖
 叁、對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圖應有的看法

壹、大悲咒咒輪圖

[經典釋義] 大悲咒的由來與淺釋


目錄:( 可快速跳躍到斷落章結 )
 一、大悲咒的由來。
 二、大悲咒的解釋。

正文開始


大悲咒的由來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開悟無上正等正覺的重要口訣。其中句句大願,願願著力。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其得名由來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佛教資料]法器介紹 - 打板

打板

寺院早起、晚息、集眾,以敲打板聲為號

「叩!叩!」清晨四點半,大地仍是一片寂靜,巡寮法師用木槌敲擊梯形的木板,以規律的節奏,發出「叩!叩!」清脆響亮的板聲,喚醒睡夢中的學員,準備漱洗、整肅儀容,開始一天的禪坐。中午及傍晚的養息香,也會以板聲提醒打七者,準備起來,進禪堂用功。

而晚間十點的擊板,意味著就寢的時間已到,應儘速結束一切動作準備養息,以養精蓄銳,接續第二天的用功。

提在手上的板,刻著「生死事大」四字。

每天,早晚課、吃飯、睡覺前,皆要打板,提示大眾精進辦道,了脫生死。

板:寺院內報知時刻或集會時敲打的器具。板聲響起,代表一個新的作息功課開始。

[佛教資料] 法器介紹 - 香板

香板

「啪!」的一聲,打破寂靜無聲的禪堂。

原來是監香法師,拿著香板正在巡香,見到大眾昏沈、打妄想時,就用香板拍打學員的肩頭,以提醒大眾用功。

木製的香板,形狀有如寶劍,兩側各書寫著「警策」、「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字樣。

香板的由來,相傳在清朝時,雍正皇帝非常景仰昔時的玉琳國師,於是召見他的弟子天慧實徹禪師,皇帝問徹禪師:「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當時天慧禪師回答不出來,於是皇帝便限他一個禮拜內精進用功,以開悟見性,否則就用上方寶劍取他的性命。

這把上方寶劍,七天之中都懸掛在他的禪房門口,以示警告。由於有上方寶劍的壓力,徹禪師情急之下,在第七天終於開悟了。

現今禪七中,監香法師亦擔任起韋陀護法的責任,將香板側靠在肩上,以手托住,屏氣凝神,注視每一學員,穿梭在排列井然有序的禪凳間,督促學員用功,並維繫禪堂規矩,以期參學者,都能如香板所寫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般,通達大智慧到達解脫彼岸。

[佛教資料] 法器介紹 - 大磬、引磬

大磬-犍椎之王
圖來源:網路搜尋

以銅鑄造的盆形法物,置於佛桌右側,法會、課誦時,由維那以棓(木製之棒)擊鳴,以引導一切唱誦的起落、快慢、轉合。

師父常以大磬為來譬喻我們修行人:沒人敲時就不響,有人敲時就會響,人家敲大力就響大聲,敲小力就響小聲。

[佛教資料] 法器介紹 - 木魚

木魚

木魚為佛門中用於集眾及修行時的法器,又稱為魚鼓、魚板或木魚鼓。

原先只掛於大寮或齋堂門口,呈長魚形狀,為集眾時擊打的法器,因此又稱為魚梆或飯梆。

木魚的意義在《敕修清規》及劉斧的《摭遺》中,皆有說明:
魚晝夜六時當中都不闔眼,因而佛寺裡以木刻的魚懸掛之,作為象徵修行人為法忘軀,精進不懈的勉勵。

  到了明代以後,木魚演變為頭尾相接、魚身圓形中空的造型,作為持經唱誦用的法器,通常以桃木、樟木或黑檀木雕刻,配合魚身中空的共鳴腹腔,使聲音清脆遠傳而沈定,具有攝心的效果。

因此在禪坐一開始時,悅眾便以執持的木魚叩敲二聲,讓大眾立刻將心收攝沈定下來,澄慮靜思。在誦經與法會的梵唱時,木魚亦有攝心、提神及作為節拍器的功能。

一方面讓誦經的人能將心靠在木魚的聲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沈及妄想當中,一方面也以木魚規律叩擊的節奏,讓經文的念誦富有韻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這念心要能不急不緩,綿綿密密地行持於中道上,發長遠心精進用功一般。

[佛教資料] 梵唄的意義及起源

梵唄的意義及起源

梵唄是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廣義而言,從一心至誠的唱頌到歡喜虔敬的伎樂供養,皆屬梵唄的範疇。

梵唄有別於世間歌曲,如《長阿含經》中記載,音聲具足五種清淨,乃名梵音:
 一、其音正直。
 二、其音和雅。
 三、其音清徹。
 四、其音深滿。
 五、周遍遠聞。

微妙清淨的梵音是從清淨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聲和雅、正直、清澈深滿、周遍遠聞。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經典釋義]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洛杉磯金輪聖寺

原文:法界佛教總會

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生死的問題,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他生在皇帝的家庭裏頭,把全國的財富都捨棄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後,他觀察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和哪一位佛因緣最深?他一觀察,知道我們娑婆世界,和兩位佛因緣最深。這兩位佛,就是東方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阿彌陀如來。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令我們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能令我們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所以在〈二佛咒〉上說:「二佛演化在娑婆。」雖然阿閦佛和阿彌陀佛,一位是在琉璃世界,一位是在極樂世界,可是他們這兩位佛,教化眾生的機緣,都是在娑婆世界。

[法寶經典]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 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法寶經典]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袁了凡居士著

目錄:(可快速跳躍到各篇章節)

[修行儀軌] 佛說阿彌陀經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經典釋義]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目錄章節:(段落快速連結)

          讚地藏菩薩偈(一)     讚地藏菩薩偈(二)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忉利天宮品第一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分身集會品第二     稱佛名號品第九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地獄名號品第五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如來讚歎品第六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利益存亡品第七    

[經典釋義]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解

每部經有別名及通名。別名,是一個特別獨有的名字。通名,是普通共有的名字。何謂別名?如「佛說阿彌陀」即是,這是獨有的,只有這一部經稱此名,其他經則無。「經」字則是通名,共有的名字,每一部經均有此通名。

「通」是通於諸經,「別」是別於此經。

不要看輕這部經,它是叢林裡晚課時必誦的經,尤其這部經是佛說的。

有五種人可以說經,但其中四種人所說的經典,則須經佛印證後,方能稱為經,否則不能稱為經。這五種人是:(一)佛。(二)佛的弟子。(三)天上的人。(四)一切之天人。(五)化人,化者變化的人。

[法寶經典]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廣納諫言] 關於網誌的建議

您好!阿彌陀佛!向各位來到此網誌的有緣大德,問個好!
同時也向各位報告以及說明~ 這個網誌的成立,有許多的原由!

不過主要是希望在學習過程中,或是手邊現有的資料,或是在網路看到的好
文章,好好整理並且上傳到這裡,期望能讓有需要的各位網民,可以方便參
考以及取用。

關於網誌的內容,尚有許多必須改進的地方,還請各位師兄、師姐們原諒。
若有任何建議,也歡迎您不吝給予指教,歡迎在此文下留言,定當改善。

感恩!合十

[維護日誌] 大分類名稱(宗教資料),修改為佛教資料

大分類的項目,一邊整理、一邊打上來,幸好上傳的不多,修改幾篇就完成了,
將來資料一多,再去整理與分類,可就更費時費工了,倒不如多整理文件的好。
也因為如此,初期就得多想想,有空再請教好了。

既然網誌是以佛教為主,就先將原先的宗教資料,改為佛教資料。
            
也順便留下,網頁修改的原因,後面構思時,看看前面的記錄,就容易多了。

所以,先跟有緣來到此版的各位大德善信,說聲抱歉!初期建構與主站點施工
前,網誌上的維護日誌,請省略跳過,因為是備忘用的。

不過若有您感興趣的修改或維護,歡迎您協助或者討論哦!

[經咒唱誦]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咒

經咒出處來源:[法寶經典]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日光月光二菩薩為擁護持誦大悲神咒者

[法寶經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稽首本然淨心地    無盡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湧香雲    香雨花雲及花雨
寶雨寶雲無數種    為祥為瑞遍莊嚴
天人問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薩至
三世如來同讚歎    十方菩薩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緣    稱揚地藏真功德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智慧音裡,吉祥雲中,為閻浮提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頂禮諸佛] 觀世音菩薩(含三十二應身資料)

觀世音菩薩

由於觀音度化眾人,世人皆知,所以祂的稱號很多,普通稱做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觀音大士,台灣民間多稱為觀音媽或觀音佛祖,與人民生活最親近。

  觀音為佛教人格化的神祇,相傳觀音在天宮展開慧眼,遙望民間百姓為了爭名奪利,生活於罪惡中不自知,於是大發慈悲,投胎為昔時妙莊王的第三公主妙善;大公主、二公主皆招了好駙馬,只有三公主自小熱愛誦經禮佛,長大後至白雀寺出家為尼,因此觸怒了父王,於是將妙善處死;其靈魂就前往大香山修鍊,終得正果,得以普渡眾生脫離苦難;有關觀世音菩薩的傳說甚多,此乃取其一述說。

[頂禮諸佛]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又稱「幽冥教主」,或稱「酆都大帝」,簡稱「地藏王」;「幽冥教主」和「酆都大帝」是道教的稱呼,因為道家認為「幽冥教主」(以下「酆都大帝」從略),統裁十殿閻羅王,並且檢察世人在生前的善惡;行善的人,便引度去到西天,為惡的人,便下令墜落地獄,橫死的,便讓他超生;民間所有弔祭死者的亡魂,必先祀「幽冥教主」,廟裡見到的「幽冥教主」神像,是坐在名叫「諦聽」的靈獸地獍上面,相傳這靈獸覺非常聰敏呢;不過「幽冥教主」雖然有「諦聽」協助,因為人間的罪犯天天增加,忙的還未把冥府的善魂悉數引渡西天,延到今天仍然無法向「上帝」繳旨。

  「地藏王」是佛教的稱呼,因為佛家認為「地藏王菩薩」從「釋尊(即釋迦牟尼佛)」寂滅後到「彌勒佛」出世這中間,化導無佛世界的眾生;祂在忉立天附屬於「釋尊」,受「釋尊」的接引,去普度六道的眾生;祂發大誓願,出於無佛之世,引導在五濁之世的迷界眾生;「地藏王菩薩」較其他諸菩薩誓願深重,祂與閻浮提有大因緣,專施給人生的幸福和佛道的圓成,是誓願的代表菩薩;也就是說,「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不達目的,決不中止。又「地藏十輪經」說:「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也許這就是佛家稱「地藏」的由來吧!台灣民間,又認為「地藏」乃閻羅王的化身,管轄冥界,所以信仰特別深重。

網誌歷史文章存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