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典籍閱讀]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心靈成長 3-2
我為你祝福
推廣流通: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地 址:10056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8之6號2樓
網 址:www.shengyan.org.tw
電 話:( 02 ) 2397-9300 
傳 真:( 02 ) 2393-5610
結緣書服務專線:( 02 ) 2397-5156~7
ISBN:978-986-7033-14-7

著 者:聖嚴法師
出版者:法鼓山文化中心

敬邀您來贊助『聖嚴教育基金會』各項弘化推廣工作
郵政劃撥帳號:19960123
戶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書籍目錄: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身而為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權利與義務是並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享權利,卻不盡任何義務。然而在今天這個社會,許多人不能掌握權利與義務間的關係,認為只要能夠爭取到的,就應該盡量爭取;如果不爭取,就好像很愚癡,是一種損失,結果造成輕忽責任卻很重視享有權利的錯誤觀念,並且引發種種亂象,以致於人心浮不安;而少數人的心不安定,浮沒有安全感,如果不妥善處理,就會造成整個社會不安定。就像一個金魚缸裡的魚原本彼此和諧相處,如果來了一條鬥魚,其他金魚就會遭殃,不得安寧。
  
  如果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享權利而不盡義務是違背因果原理的,如同沒有種而想吃,沒有種豆而想吃豆,這是不合理的。常言:「種得,種豆得豆。」但是種,一定可以得嗎?種豆,一定可以得豆嗎?如果在肥沃的土地上種,恰好風調雨順,季節到了,自然可以採收到許多甜美的果;但是如果運氣不好,播種之後遇到狂風豪雨,氣候異常,收成勢必受影響。所以,佛法不但強調有果必有因,而且在因果的關係之中,還要加上因緣,因緣若是恰到好處,便會得到好的結果;因緣不具足,即使有好的因,也不一定會得到好的果。
  
  然而因緣錯綜複雜不可思議,面對無法預知的因緣,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理。努力耕耘,便會有收穫的希望;不耕耘,即使得到收穫,也是非分之財、橫財,不應妄取。而耕耘若有任何收穫,應該要對成就這因果、因緣的一切人、事心存感謝。可惜社會上有許多人的因果、因緣觀念不明,權利、義務不清楚,自私自利的結果,反而為自己帶來困擾,也為他人帶來災害。自私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是佔了便宜,事實上是最吃虧的;不自私的人,看似吃虧,其實才是真正的利他又利己。
  
(一)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為了安定人心,應當先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心經》中指出佛教的人生觀包括以下三點:
  
 1.三世因果,還願受報
  
  有一次達賴喇嘛在演講中談到生命的現象,有人問:「為什麼有的人造了惡業,沒有受到報應;反而是造了善業的人,沒有得到好報?」達賴喇嘛回答說:「這是因為你們不相信有過去和未來,如果你們相信有三世因果的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就不會覺得忿忿不平了!」其實,這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觀念。
  
  人除了接受果報外,從三世的因果觀來看生命的目的,還包括許願及還願。所以我們應該在這一生中不斷的努力,不管現在過得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都要一邊受報、一邊還願,不斷的努力、再努力。
  
 2.四大假合,歡喜自在
  
  《心經》亦指出,我們的生命是由五個項目構成,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屬於物質的,一類是屬於精神的、心理的。物質部分是指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的。在出生之前是沒有的,父母生下我們之後才具備了;而這個色身,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從胚胎漸漸形成一個人,因為身體會不斷、不斷在變化,所以我們說這個身體是四大假合,是無常變化的。
  
  除了色身等物質現象,舉凡世間諸事,都離不開無常的變化,生與滅、得與失都是相對的,因為有得、有失、有生、有滅,生命才得以不斷地成長。所以,我們要善加運用寶貴的生命,不管是來受果報也好,或是還願也好,應該歡歡喜喜地過,自自然然地面對,如此便能把生死看透。
  
 3.五蘊皆空,奉獻利他
  
  《心經》所說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其中第一蘊包括色身,後面的四蘊是精神體;用佛法的智慧來看,五蘊並不是實有的東西,只因為眾生太在乎自我,自私自利,所以有了五蘊的生命,而造種種的惡業。
  
  可是菩薩知道由五蘊形成的生命,不管精神的也好、物質的也好,都不是永遠不變的,念念都在生滅、念念都在變化,在無常的變化中,唯有智慧是不變的。因此《心經》告訴我們,如果學觀世音菩薩,用佛的智慧來照見五蘊皆空,瞭解生命是由物質和精神的五蘊所構成,都是空的,就能夠從自我中心的煩惱得到解脫。
  
  可惜大多數人看不透無常、不明因果、不識因緣,所以產生許多執著。由於執著,所以不需要的也想要,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結果引發種種罪惡的行為,又因為這些罪惡的行為,使得來生又要再去受報。
  
  相反地,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要的,就不會要,想要的東西,也不會刻意追求,即使得到了,也會奉獻給別人,並且以此來廣度眾生的苦厄,這就是由智慧而產生慈悲。唯有這種「以利他來自利」的智慧,才會讓我們的未來得到究竟的平安。
  
(二)四要安定人心
  
  雖然《心經》中已經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但是當前人類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社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們價值觀念混淆,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分際,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著社會風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現代人「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會導致內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1.需要VS.想要
  
  生命與生存密不可分,確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價值;而生活的價值是由主觀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觀的社會環境所共同建構而成的。在這個價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東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物質的生存條件可以非常簡單,舉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間、環境等,這是連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擁有的。到了現代社會,一些現代化的設施,如交通工具、電腦、電話等,也成為社會大眾的必需品。
  
  「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額外需求,往往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或是裝點外在場面的奢侈品、裝飾品等。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適度的莊嚴,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種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精神生存條件就不一樣了,如果是主觀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自在、更富裕、更滿足,這也是需要,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沒有了它就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但其實這是一種欲望,是為了滿足內心的空虛,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為站在大環境的客觀立場來看,沒有它,還是能生存,還是能發揮生命的價值。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它生命很空虛,覺得沒有了它活得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其實,在面對一些抉擇時,很容易混淆「需要」與「想要」,尤其當有錢、收入好時,自然會去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例如鞋子還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後,因為害怕落伍而去買,在那個時候會認為跟得上流行,對個人生活是絕對「需要」的。可是,當經濟拮据時,就不會覺得跟得上流行是這麼的「需要」了。
  
 2.能要VS.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應強求。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卻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分際。許多人的欲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這時候就應該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3.心靈環保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卻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但是在這紛雜的社會環境中,如何平衡這「四要」?又該如何取得內心的安定呢?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練習著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在《楞嚴經》中有提到,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圓通,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然後進入無我、寂滅的境界;之後,體會到諸佛菩薩的慈悲願 力,體念到一切眾生還在受苦受難,於是觀世音菩薩發廣大願,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無時不度人,如同《法華經.普門品》所述的,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就能夠有苦的離苦、有難的離難、有災的消災,有求必應,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心經》中則提到,觀世音菩薩以無上的智慧觀照到人的生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是暫時的、無常的,因為經常都在變化,所以是空的,不是真的有。
  
  然而一般人之所以會覺得受苦受難,是因為執著自我,如果又執著身體和心理受到煎熬的感受,就更加覺得苦難重重。
  
  其實,只要能夠瞭解到身心的反應和現象,都只是暫時的,不是實有的,不能恆常不變的,便不會覺得苦,便能從處處苦難的此岸,登上究竟解脫的彼岸。
  
  因此,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剛開始是自利、自度的,最後擴大到利益眾生、廣度眾生的大菩薩行、大慈悲行,這就是一種自助助人的修行法門。
  
(一)以四感為實踐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從「四感」—感化、感、感謝、感恩來著手。
  
 1.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但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以我個 人來說,便是以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來感化自己、調柔自己、修正自己、勸勉自己;我經常因為自己所知不多、所學有限,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奉獻而慚愧、懺悔,常 常自我提醒當更加倍努力;同時,我也自覺無智無德,不足為他人的師範,而對我的弟子感到慚愧和懺悔。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 習懺悔、慚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愈來愈精進、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能夠感人。
  
  可是偏偏有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例如我在美國東初禪寺,有一位大陸來的居士,長久以來總是在一旁觀察 我。因為他在大陸時有一位師父,告訴他善知識要符合十個條件,所以他就用這十個條件來衡量我,量來量去似乎永遠不滿意。後來他參加了我主持的禪七,禪七期 間我告訴他們:「我很慚愧,我很懺悔,我只能以佛法來感化我自己,我感化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來勉勵自己。」他聽了以後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於是 來向我懺悔,從此不再拿著標準來量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麼可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2.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不能滿自己的願;或覺得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定。總認為別人都變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自己就幸福了;總是期待他人,認為只要別人都好,自己就有福報,但卻忘了自我要求,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滿了別人的願?
  
  佛法提醒我們,修行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學佛法,學習到的慈悲與智慧來感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這才是最可靠的。智慧並不等於聰明、伶俐、反應快,或者是懂得很多知識、學問;佛法所講的智慧,是指不受煩惱所困擾,不因無明起煩惱,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自在心安。
  
  我常說:「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面對人。」例如最近發生的校園殺人事件,兩個女生為了搶男朋友而發生悲劇,其中不論被殺的或殺人的都是受害者,還有那 位男孩子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從小沒有接受佛法智慧與慈悲的教育,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才會演變至今,他們的問題也反映出整個社會的問題。而只要有一個人 犯了錯,就會造成社會上的不安,站在佛法的觀點,這是我們共同的業力所形成的,每個人應該都有一份責任。所以,我們要用慈悲心來看待他們,但是處理事情 時,還是要以智慧來評斷,不能感情用事,以免因一時情緒衝,有所偏頗而造成將來的遺憾。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他人。
  
 3.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兩種助緣。很多人只能夠感謝對自己有利的人,把他們當成是貴人,但是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也是貴人,也應該感謝。事實上,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見到的每個人,都當作貴人、當成恩人、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如此一來,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當年我準備到日本留學的時候,臺灣佛教界一片反對之聲,大家都在傳說:「不能讓他去日本,去日本就會還俗,如果贊成他去留學,就等於是送一位法師去還 俗。」本來有位馬來西亞的華僑,答應全額資助我去留學,可是看到大家都反對,於是就改變主意取消贊助。當時,大家的不信任,雖然令我感到難過,但我將念頭 一轉,心想:「這也很好,大家不信任我,我偏偏要叫他們看一看,我絕對不還俗!」到了日本,我因為經濟拮据,所以把在日本的時間計算得非常經濟,一天當成 好幾天用,一個錢當成十個錢用,書讀得比別人都快。由於大家的反對態度,正好促使我趕快把書讀完。如今看來,這件事對我信心、願心的堅固,可說是一大助 緣,如果沒有這些逆緣,就無法練就我的意志力。
  
  此外,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對我最大的恩惠,不是給我經濟的資助,而是用「養蜂式」的教育方式培養我。養蜂人把蜜蜂帶到有花的地方,讓牠自己去採蜜,牠 採了蜜自己吃,多的還可以供給人吃。我的師父用這種方法教育徒弟,並且告訴我:「很多人用養金絲鳥的方式教育兒孫,兒孫一定不會太好。因為金絲鳥天天要準 備美味的食物餵牠,常常要照顧牠,但牠卻不能夠生產對別人有用的東西。」由於我師父對我的教育方式,訓練出我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再加上遇到任何問題,我 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處理人,處理以後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礙了,因此逆緣對我來說,不是困擾,而是值得感謝 的因緣。
  
 4.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報
  
  觀世音菩薩因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已能度一切苦厄了,但他還是以種種形相、身分,來到十方世界廣度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而其慈悲心則是從感恩心而來。
  
  凡是得到佛法恩惠的人,必定會有感恩圖報的心,感謝三寶的恩德。但是三寶是很抽象的,例如報佛恩,佛將智慧、慈悲給我們,但是佛的化身已經不在了,要 報佛恩,似乎已經沒有機會了,所以應該轉而為眾生奉獻、救濟眾生來報答佛的恩德。例如觀世音菩薩便是在佛那裡學得法後,又把法布施給所有的眾生。這不是自 己對眾生施恩,而是為了感恩而來度眾生。
  
  除了報三寶恩之外,凡是受恩於人,便應該要感恩圖報,有回饋心。所以我們也要報國家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這就是佛教徒常說的「上報四重恩」。報恩要及時,不要等到要報恩的時候,才發覺已經沒有機會了,而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隨時隨地心存感恩,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奉獻的時候,態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捨心來付出,否則便會自以為是施恩者,產生自以為 了不起的心態,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對方回饋,這是不知慚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務的人,則要把對方當成恩人,感謝他的恩德。也就是彼 此都存著奉獻、供養、感恩、報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另一方以感恩的心來接受。
  
  很多人嘴上說是奉獻,其實心裡是在做投資生意,今天給了些什麼,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饋,事實上,這是利益交換,不是報恩,也不是奉獻,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
  
(二)發廣大願心救濟眾生
  
  凡夫眾生討厭苦難、逃避苦難,結果反而經常被苦難所困擾;菩薩不逃避困難、苦難,卻能深入苦難中來度苦難中的眾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精神。
  
  初發心菩薩以利他來利益自己,以利他為目的,沒有想到對自己是否有利,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四感」就是要我們感化自己、感他人、感謝順逆緣、感恩奉獻,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發廣大願心,如此就能夠經得起苦難,不但不以苦難為苦難,同時又能夠在苦難之中救濟苦難,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薩精神。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一)現代社會的三點危機
  
  現代社會由於迅速轉型而隱藏了種種危機,總括來說有以下三點:
  
 1.競爭激烈,乏安全感
  
  工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少守望相助的精神,卻有你爭我奪的敵對意識,因此人際間普遍存在著極度不安全感,所謂「商場如戰場,同行是冤家」,競爭似乎是免不了的。
  
  然而社會之所以進步,文明能不斷的創新,多半是因為人和天爭、人和人競爭的結果,所以商場上講求競爭,似乎也不是壞事,只不過如果拿捏得不恰當,就會變成自相殘殺。
  
 2.功利主義,人際疏離
  
  現代社會是一個功利主義的社會。所謂功利主義,就是人們所做的一切都以得到利益、成功為目標。為了獲得利益、為了追求成功不擇手段,因而使得人與人之 間彼此相互猜疑、衝突,少唇齒相依的一體感。由於猜疑而產生矛盾,由於矛盾而產生衝突,由於衝突而產生疏離感,甚至反目成仇、兄弟鬩牆。
  
 3.自私心重,道德淪喪
  
  現代社會也是物質昌明的社會,大家為了追求物質的擁有,彼此你爭我奪、自私自利,想盡辦法排擠他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緊繃、愈來愈冷漠,少人溺己溺的道德觀,同情心、同理心蕩然無存。
  
(二)先從觀念上改善
  
  針對這三種趨勢,如果不徹底從觀念上著手開始改善,社會問題將層出不窮,永無寧日。
  
  近年來,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連連不斷,凡有識之士都非常關心,亟思解決改善之道。站在一個宗教徒的立場,所能做的除了信仰上的祈願,還應該幫助人們在觀念上做適當的調整。
  
  以佛教來說,誦經禮拜、舉辦法會,當然是有用的,連僅僅一句「我為你祝福」,都能夠產生祝福的功能,何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祈福。但如果心態不正確,錯 誤的觀念不轉變,僅僅只是參加祈福的法會,當下覺得有佛菩薩的護佑,有一點安全感和安慰感,一時間內會覺得內心平靜,但這種感覺恐怕不能維持太久。
  
  最究竟的方法還是要從觀念的修正做起,調整偏差的想法,改善錯誤的行為,努力為自己、為他人修福修慧,如此從內心發揮出祝福的誠意,我們的社會、家庭才會得到真正的平安。
  
(三)〈大悲咒〉的大悲法門
  
  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得道的方法。〈大悲咒〉匯集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有一切修持的功德,所以持誦〈大悲咒〉就等於獲得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一切功德力的加持,這力量非常大。
  
  不過,觀世音菩薩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告訴我們,誦持〈大悲咒〉應該先要對眾生起慈悲心。因此要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濟,除了仰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 力,給我們平安、給我們力量,更要學觀世音菩薩,先發起無上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希望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為了利益眾生,而成就所有一切功 德,這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
  
  「無緣」是指沒有一定的對象,因為沒有特定的對象,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永遠在、處處在;沒有特定要度的眾生,卻時時都在度眾生,平等不分親疏。
  
  「同體」是指所有的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互不相干、毫無關係的;中國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思想,就是同體的大悲心。
  
  一人持誦〈大悲咒〉的功德很大,共修持誦〈大悲咒〉的功德更大,因為人與人之間是聲息相通的,所以共修時能夠得到所有修行者的功德累積。修行的功德既 然是共享的,做壞事的結果自然也要共同分擔。所以不要認為只要壞人都下地獄,社會就不會這麼亂了;反而應該反省到這些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到責 任,沒有把正確的觀念,推廣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裡。
  
(四)四種祈福方法
  
  為了善盡生命共同體一分子的責任,我們應更進一步將祈福的觀念和行為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祈福的方法有四種:
  
 1.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
  
  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臺灣社會豐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 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而是「多也 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
  
  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他是世界上最窮的人,因為他是「無殼蝸牛」,他忿忿不平的說:「這個社會很不公平,我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連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都沒有。」我則告訴他:「有房子也是一種負擔、累贅。」有房子的人,就要照顧房子,每天為房子花很多心思,尤其那些擁有很多房子的人,一下子這間房子要整 修,一下子那幢房子要裝潢,每天為了房子忙來忙去,如果住不了那麼多房子,還得想辦法租給別人住;我勸他:「沒有房子,反倒可以快快樂樂的,想到哪就到 哪,所以沒有殼的蝸牛,也是不錯的。」
  
  以出家人來說,「出家無家,處處為家」,沒有自己的家,所以處處都是家,何其輕鬆,何其自在。
  
 2.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我們除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而且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人緣,也是我們所擁有的。
  
  有的人雖然事業並不飛黃騰達,也沒什麼錢財,但是他的人品高尚,待人和善,他也算是一個富有的人;因為人格的財產比有形物質的財產,更有用更珍貴。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進一步還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這就是惜福。
  
  法鼓山所推的惜福運,就是請大家把不再需要用但還可以用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不要讓它們變成垃圾;同時還勸導大眾過簡樸節約的生活,少買一些不需 要的東西。很多人都是因為精神空虛、心裡寂寞,所以不斷買東西,這是很愚蠢的;不充實內在心靈,房子裡堆滿了買來而無用的東西,頭腦裡卻空洞得乏思想,精 神沒有得到提昇,內心一樣是寂寞、空虛的。
  
 3.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 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有的人非常吝嗇,空有知識、學問,卻不肯傳授給人,捨不得與人分享;自己的財產,不願意拿來利益社會、 回饋社會,這種自私的人是最貧窮的人,就算他富甲天下,也是窮光蛋一個,因為他不懂得種福田。這就好像一個人擁有許多種子,但是他不懂得耕種,將種子種在 沙漠裡,不但不會發芽,反而讓原本可以吃的種子變成了廢物。
  
  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須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4.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大多數人都喜歡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兒女孝順,就享兒女福;太太賢慧,享太太福;丈夫可靠,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但是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限的,所以享福的人不是真正有福的人,廣種福田、歡喜培福的人,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裡邊,它就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多的福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不斷的培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五)以大眾為造福的良田
  
  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法鼓山目前正在努力提昇人品,把淨土建設在人間,做的就是造福的工作。但願大家永遠都是有福的人。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三、十四、十五日講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新世紀共修共願祈福法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