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辭義淺釋] 觀、毘婆舍那

常常聽到有人說、或問,要觀,要觀自己,可是這個觀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下面整理提供給各位參考!

又作毘缽舍那。華譯為觀,即觀察或觀見事理的意思。涅槃云:毗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又譯為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起信論元曉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毘缽舍那,此云觀。」
慧琳音義十八曰:「毘缽舍那,唐云觀。」
涅槃經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
慧苑音義上曰:「毘缽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毗缽舍那總的差別有四種:

一、簡擇諸法,即緣諸法盡所有性的觀行:盡所有性,即蘊處界的事邊際相。

二、最極簡擇,即緣諸法如所有性的觀行:如所有性,即四聖諦、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空、無願、無相。

三、普遍尋思,即由有分別作意,隨尋思行慧思量推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

四、周審觀察,即委細推求,就是以隨伺察行慧,審細觀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

  如是四種觀行,為欲對粗相結故,依淨行所緣境界而修;為欲制伏諸顛倒故,依善巧所緣境界而修;令無倒心善安住故,依淨惑所緣境而修。
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說:「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毗缽舍那。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緣所緣境界,能正思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淨行所緣有五種:

 一、不淨所緣境,對治多貪行。
 二、慈悲所緣境,對冶多瞋行。
 三、緣起性所緣境,對冶多痴行。
 四、界差別所緣境,對治驕慢行。
 五、入出息念所緣境,對治尋思行。

由觀這五種所緣,可以對冶貪等粗重相結。

善巧所緣亦有五種:
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

  令於諸法遠離無因生,不平等因生,是緣起善巧觀。於諸法了知因果相稱攝受生,是處非處善巧觀。由這五種善巧觀,能對冶諸顛倒妄執。淨惑所緣,即依世間道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能制伏煩惱不起現行;觀真如及四聖諦,能永淨煩惱;是名淨惑所緣。

又奢摩他毗缽舍那建立四種道:

一類行者,已得奢摩他,未得毗缽舍那:
這就是已得世間定的行者,由於未得簡擇諸法的慧, 乃依奢摩他進修聖教所有性和如所說簡擇諸法盡所有性的毗缽舍那道。

一類行者,已得毗缽舍那,未得奢摩他:
這是已得聖教聞思二慧,或修慧中的勝解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位。 而未證得三摩地。這類行者,即依聞思慧而進修奢摩他道。

一類行者,未得奢摩他,亦未得毗缽舍那:
這一類行者,必須由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宴坐往心,專心制伏昏沉掉舉,雙修二道。

一類行者,已得奢摩他和毗缽舍邢:
這一類行者,則能止觀二道和合平等雙轉。

翻譯、音譯的整理

梵文: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文:Vipassanā又譯為內觀,音譯為毗缽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術語,意為以智慧來觀察,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慧學。

毗缽舍那梵文:Vipassanā被翻譯為英語:insight(意為洞識)因為英文前綴字 in- 有向內的意思,sight是觀看,因此中文又譯作內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心的實相。但是英文前綴字 in- 其實是有點誤導,因為梵文字面意思中,並沒有向內看的意思。毗缽舍那梵文:Vipassanā由梵文前綴字 vi- 與觀看的動詞字根paś組成。印度-雅利安語支的 vi-,類似於拉丁文前綴字 dis-,有遠離或朝向的意思,也有徧及、各種類,或意圖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缽舍那可以譯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專注深入的觀看」、「周遍觀看」等。

內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途徑之一。其理論依據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從「身體」「感受」「心」和「法」(心所包含之物)四個面向,培育持續及穩固的覺知能力,在實際經驗(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層面上,體驗到「自我」不外是由五個要素(五蘊)所組合而成的現象,其特徵是快速不斷地變化(無常)、不滿足的狀態(苦)和無法自主(無我)。

以這個對實相的了知,「心」將逐漸停止造作「貪、瞋、痴」(三毒)的習性反應。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脫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內心的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內觀是屬於三學中最後的「慧學」,前兩學分別是戒學(道德生活之準則)、和定學(專注力的培養)。慧的音譯為般若,是對實相的正確了解,事實上,內觀修習的每個階段,就是以獲得更深湛的智慧做為里程碑(見十六觀智),更深的智慧,能滅除更幽微的煩惱,從這個意義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視為自我淨化的過程(七清淨),其最終目標是完全的淨化,從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即所謂的涅槃。

內觀之修習方法


內觀是一個非常單純、合乎邏輯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內觀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菸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內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內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和心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wavelet),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內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內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