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教學說明] 認識經典--解構經典,看懂佛經眞滋味

  經是珍貴的文字般若,除了蘊含生命的眞義、哲理,還是優美的文學創作,有生動的譬喻故事,在讀經以前,我們一起來認識佛經的基本架構,對佛經有基本的認識後,讀起經來如「親臨佛陀時代的各大勝會」,與眾大菩薩一起聽佛陀說法。

  當我們拿到佛教經本時,除了經題,可能對經本架構與內容一無所知。腦海可能還會出現很多對經典的疑問,例如佛經全部是佛親口所說嗎?經典是否像作文一樣有起承轉合的要求?是否也分成論說文、敘述文等等?一本經只能出現一種體裁嗎?為何經典常常由「如是我聞」起頭呢?

其實,只要把握經典的基本架構,了解一部佛經有哪些基本元素,對經典有基本的認識,讀起經來較能掌握一部經的主旨與精華,讀出佛法的滋味,而不是囫圇吞棗。

首先,佛經除了是佛陀所說,還有佛弟子、諸天、仙人、化人說,而經過佛的認可,都可視為法寶、經典,佛經的宣說是為了解開生命的疑惑,以及教化大眾的方法,讓人生起對佛法的信心,繼而去受持、弘傳。



佛經的三大元素

一般的書籍由書名、作者與內文組成,而佛經是由經題、譯者和經文。佛經的特別之處,是沒有作者,因為佛經是由佛弟子結集而成,佛陀是主要的說法者,而佛經又是從印度傳來中國,所以只有譯者。

以《佛說阿彌陀經》為例,經文一開頭便會出現「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即是經題,也就是這本經的名字,也可大概看出此經的旨趣,內容講述關於阿彌陀佛的功德與本願,還有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描述。而譯者就是通曉經典、律典、論典的「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佛經的內文結構

經文是讀經的重點,也有其基本架構,晉朝道安法師把經文內容分為三大架構,稱為「三分科經」,即是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

序分:也可以稱為「序論」,就是說明這部經典的起源,介紹佛陀當時說法的因緣、在場的聽眾以及請問佛法的人。序分又可分為通序與別序。通序,是通於一切佛經;別序,則別限於本經的教起因緣,又分為證信序,與發起序兩類。

正宗分:也可以叫作「本論」,是經中最重要的義理,闡述這部經典的宗旨及主要內容。
流通分:也稱為「餘論」或「結論」,是說明宣傳和受持此經的功德以及必要性,叮嚀並鼓勵接觸到此經的大眾應將之流傳下去,並且要不斷地弘揚此經。

佛經的十二部

聖嚴法師在《學術論考》指出,由譯成漢文的聖典中,可看到其體裁及題材之豐富,常見的則是所謂十二部,也就是以十二種文學型態的表達方式,來呈現佛教的義理及其信仰實踐的內容。

十二部為:
1、散文體裁的長行,又名契經;
2、散文之後再以韻文詩歌體裁表達一遍的重頌;
3、散文的篇章之中,偶爾會挾有一首單獨的韻文,稱為孤起頌;
4、每部佛經的開頭,多有一段敘述該經的請法及說法因緣,稱為因緣;
5、追敘佛陀弟子們的往昔生中,種種因緣經過的,稱為本事;
6、追敘佛陀自身在往昔生中修行菩薩道階段的種種事蹟,稱為本生;
7、記錄佛陀顯現種種神通不可思議事項者,稱為未曾有;
8、用故事寓言的題材,說明甚深的佛法義理者,稱為譬喻;
9、直接用辯論說理的型式者,稱為論義;
10、不須弟子請法而佛陀主動說法者,稱為無問自說;
11、佛陀說出方正廣大,眾生皆能成佛的經文者,稱為方廣大乘,亦名方等大乘;
12、記載佛陀為弟子及菩薩們預告何時成佛,佛名為何,佛國何名的題材者,稱為授記。

佛經的始末

許多人好奇,為何許多經文一開頭便是「如是我聞」,經末則以「信受奉行」來結尾呢?

在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涅槃時,因為弟子們知道佛陀即將捨報,推阿難尊者向佛陀請教四個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即是請佛陀就未來佛法的弘傳,開示最後的遺教。根據《大智度論》記載,釋迦牟尼佛咐囑阿難尊者,在日後結集佛法經典之時,每一部經的經文皆以「如是我聞」為起始,表示這是由佛陀親口宣說,而阿難尊者親聞。

至於經末常出現的「信受奉行」,主要是對佛陀的承諾。在聽完佛陀說法後,「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不僅相信佛陀的教法,而且法喜充滿,也會將教法實踐,也有勉勵大眾精進的意思。

佛經的主角

佛經如同文學作品,是非常生動的作品,從作品中出現的主角來看,說法的佛陀當然是第一主角,其他常出現的聽法者,有比丘、聲聞、緣覺、菩薩、天人、人、非人等等,大家海會雲集到勝會聽佛說法。而佛陀說法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眾人有了疑問,想請佛陀開示,所以經典中另一個重要的主角就是提問者,常見的有阿難、舍利佛、須菩提、文殊菩薩等等。在經典中,佛陀也提到相關的佛、菩薩等等,例如《心經》、〈菩門品〉的另一位重要主角就是觀音菩薩;《地藏經》的另一主角就是地藏菩薩;《法華經》則出現了多寶如來,藥王菩薩、常不經菩薩等。

佛經的地點

佛經經文一開始除了「如是我聞」之外,接下來便會出現講經的地點,如今這些對我們而言很陌生的地點,是當時印度佛陀弘揚佛法的場所,例如靈鷲山 (又名靈山,位於古印度王舍城西) 、給孤獨園 (在舍衛國內,又稱衹桓精舍、衹園精舍) 、王舍城 (古印度摩揭陀國的首都) 、舍衛城 (憍薩羅國的首都) 、廣嚴城(毘舍離國的菴羅樹園);佛陀也曾往天界說法,例如忉利天宮、自在天宮,都是佛經常出現的地點。

(參考資料:《比較宗教學》、《絕妙說法》、《學術論考》)
文:邱惠敏 摘自人生雜誌32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