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教學說明] 關於大悲懺

目錄:
 壹、基本了解
 貳、聖嚴法師開示:〈大悲咒〉與《大悲懺》修行入門



壹、基本了解:

大悲懺法,又稱「出像大悲懺法」、「大悲心咒懺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
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係根據大悲咒而作之懺法,為現今一般通行最廣之懺法。

此懺法為宋代天台宗知禮法師,依據伽梵達摩所譯之《大悲心陀羅尼經》所作。
係以天台宗教義指導修持之懺儀作法。謂虔信千手觀音,不僅可以消災得福,將來定
可往生西方淨土。

此懺法所依據之大悲咒,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最重要的部份,共有八十四句,為
梵文譯音。 這是觀世音菩薩之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為普渡眾生,超凡入聖的重要
口訣。 其全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神咒」

而觀世音菩薩為何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云: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 「我念過去無量億劫前,有佛出世,
名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 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
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大悲心咒, 普為未來
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
我時心歡喜故, 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
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誦持大悲咒有何功德?

觀世音菩薩曾於世尊處發誓說:「設若諸人天至心念我名者, 亦應念本師阿彌陀佛如
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
往生諸佛國土。 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此陀羅尼之相貌,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
心是,空觀心是, 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
菩薩將大悲咒八十四句咒義,詮釋明白。

若持誦者將慈悲、平等、無為、空觀等心十句,細心尋繹,身體力行,自然功德無量。

此大悲懺儀,分十意:
一、嚴道場;二、淨三業;三、結界;四、修供養;五、請三寶諸天;六、讚歎申誡;
七、作禮;八、發願持咒;九、懺悔;十、修觀行。

並以法華三昧補助觀想,注於事儀之下,俾其修者免檢他文。

其懺文實含二旨:
一、發菩提心;二、圓慧證性。
行者若力求陳設清淨,心存恭謹誠懇,清淨三業,依法而修, 則必定感應道交得到許
多法益。

貳、聖嚴法師開示:〈大悲咒〉與《大悲懺》修行入門
   ◎本文摘錄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懺》。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

「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門」。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
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地獨修、獨懺嗎?

也許,會有人也昇起如是的疑惑。早期,於高雄山寺閉關中,我即是採取獨修的方式進行《大悲懺》。由於它要求了高度的專注與禪定,因此,並非初修者以初始的散心、浮心便可抵達。依此,格外需要練就一番修行的工夫與素養。

採取「共修」於初學者格外得力,唯因「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

一根木頭,可能在洶湧的河面東奔西竄,不知漂向何處;一排又一排的木筏,牢牢綁緊,則可能井然有序,片毫不失地安全抵達彼岸。這便是「依眾,合眾」的善巧方便。

首先,它舉行的地點是一座清淨、莊嚴、寧靜、安詳的道場。人們一進入,也便自然地攝心莊穆起來。同時,在拜懺的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儀軌不斷持續舉行著,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岔開了,也不可能完全中斷、停止下來。且由於「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走」的巨大凝聚力,一個飄閃的妄念,根本敵不過百個、數百個,甚或上千個虔心專注的力量。因此,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懺」主流中。

由是,你懺悔,他懺悔,我懺悔……集體的氛圍,帶來相互的震撼與交響;那懺悔,即如一堵氣勢龐大的洪流般,能夠發自心底的,滌淨一己內外的垢惡與罪障。

懺悔,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才能發生作用,也才能具體轉變身、心。散心浮動,則很難抵達拜懺的效果。「共修」則相對的,以集體的力量,轉化了個體所可能有的散亂、疲怠,而能傾全副心意地,達到「拜懺除障」的目的。這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宗教都採行類似的集體祈禱、禮拜和誦讚。

自從宋代知禮和尚制定《大悲懺》懺儀,《大悲懺》法會即成為漢地普受歡迎的觀音法會。

然而,雖屬於懺門,它的內容,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作為一部「觀音法門」,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

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是: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終極的,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

除了拜《大悲懺》祈求消災淨業,在現實現世中,碰見坷坎煩惱、挫折障礙時,又該如何面對、滌淨呢?

將所有妨礙、干擾、苦惱、嫉妒、厭憎自己的,都當作是「逆行菩薩」罷。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起瞋恨心。一旦有恨,則如同燎原之火般,對自己,難以處理;對他人,更難原宥。恨,僅會衍生更多、更難以控制、駕馭的問題。

其次,瞭解自己是一個凡夫、一個猶未抵達解脫道的平常人;他人也是,仍有許多人性的闃暗無明、貪瞋煩惱在燒燃、作祟。彼此,都需要更高的學習與調整。

這樣看來,所謂的挫折、逆境,也無非只是修行「忍辱行」的時光,一段「鍊心」與「調御」的過程,同時,一旦深明因果、深信因果,行者即能以更大的寬厚與慈忍,承擔個人的業力與果報。針對逆境,汲取智慧與慈悲。

其三,該怎麼處理的事,就怎麼處理、怎麼做。

盡可能的「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客觀清明地審查狀況,協助自我以及他人,共同解決困境,降低傷害。

其四,倘然發現錯誤的肇始,不在對方而在自身,更該立即訂正,立即成長。同時,以感謝、感恩的心情面對問題,看清心靈的「黑暗倉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對他人用慈悲,對自己用智慧。一切的坎坷、逆境,自然化為智慧的泉源,也自行蛻變為慈悲的路徑。

究竟《大悲懺》的意義,不僅在於拜懺那兩個小時的滌淨而已;更在於日常生活情境中,時時念想起觀音的慈悲與柔忍,以之作為「淨化」的楷模與行則。如此,「懺」才能在我們的生命內容中發生根本的意義。

網站相關參考連結:
 [法寶經典]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經典釋義]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法寶經典]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 大悲咒 )
 [經典釋義] 大悲咒的由來與淺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歷史文章存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