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音寺 〒 站務公告 ::
1、參訪方式、地圖路線!
2、本站最佳瀏覽環境Google Chrome瀏覽器。
3、本寺為清靜佛寺,謝絕乩童...等,入內辦事。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禪修教學] 習禪調息法

本文目錄:
  壹、如何調息?
  貳、初學坐禪於坐中如何用功?
  參、什麼是初學坐禪的最佳入門方法?
  肆、為什麼禪行者多以禪觀呼吸〈念息〉的法門,做為習禪之入門?

壹、如何調息?

  調呼吸,一般通稱「調息」,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要想坐禪淨心,若善調息,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因為人體生理的動靜以及心理情緒的波動起伏,與呼吸的氣和息,有極密切的依存關係。

 一、如何調息?須知呼吸的現象〈方式〉有四種:
  1、風相:鼻中呼吸有聲。剛作完激烈運動之時,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2、喘相:呼吸雖無聲,但出入結滯不通。在感到恐懼、緊張、病痛、虛弱、
       興奮、疲倦之時,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3、氣相:呼吸無聲,亦不結滯,但出入不細。正常人平常的呼吸即如是,每分中
       大約十五至二十次的呼吸。〈不宜久坐〉
  4、息相:沒有聲音、亦不結滯不粗急,出入綿綿、若有若無、氣定神閒、心情愉
       快。〈最宜坐禪〉

   風喘氣三種現象,都是氣息未調之相,而刻意用心去調和,反而成為障礙,不能
   達到坐禪的靜定之效。

 二、此外,《小止觀》云:若要調和不良的風、喘、氣三相,有三種對治方法:
  1、下著安心: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臍下二吋半處〉。

  2、身體放鬆:全身鬆解下來。

  3、氣遍全身:
    用觀照力,想像自己氣息,不從鼻孔出入,普遍地從全身毛孔出入,而毫無
    障礙。舉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於寂然之
    境,久而久之,自然氣沉丹田,脈解心開。息調,則百病不生,心亦易於安
    定,這即是我們修習坐禪,初入學時最好的調息方法。

貳、初學坐禪於坐中如何用功?

  說到習禪用功方法,不外乎調攝身、息、心。「調」是調伏,調柔,人心如攏悷的劣馬,不堪駕御;又如惡性牛,到處踐踏禾稼,必須加一番調練、降伏功夫,方能使心服貼柔順,隨自己的意欲而行,所以古來有『調馬』,『牧牛』的比喻。

  調即調和之意,身體、呼吸、心念,都要調和得恰好,勿使動亂,才能漸入安定。「攝」是收攝,使心念集中,勿讓它散亂。

 一、如何調攝身、息、心三事?

   如《小止觀》等說。身體要平穩正直,舒適安和,不得隨便動搖,也不使產
   生緊張、積壓的感覺。閉目,閉口,舌抵上顎,也不可用力。調息──呼吸,
   要使之漸細漸長,不可有聲,似有似無,但這是漸習而成的工夫,不可過急,
   欲速則不達。調心,恆常不間斷的使心繫念緣中〈心的所緣境,如數息〉,
   不散亂,不惛沈,不掉舉,心意集中〈歸一〉而能平和,自然安定。

   三事有相互關係,然以心為主,在身、息正常安靜調適中,達心息相依,則
   定境自生。

參、什麼是初學坐禪的最佳入門方法?

  初學坐禪以「念息」為入門方便,是最容易得力的法門。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息是依緣身心而出入變化的,對身心的粗動或安定,有密切關係,所以安定身心的禪定學,對修息──呼吸,極為重視。

 一、如何修念息?

   念息方法有六種:數、隨、止、觀、還、淨;前三法是「禪定門」,後三法則
   是依定起觀的「智慧門」的修法。

  1、「數」息:

    以息為所緣,吸入時,以心引息而下達於臍下;呼出時,心又隨息而上,自
    鼻中呼出。這樣的一呼一吸為一息,數入息的不再數出息,數出息的不再數
    入息。一息一息的默數下去,到十數為止,再從一數起。

    數息,如念佛時捏念珠一樣,使心在息──所緣上轉,不致於忘失。初學者如
    中間忘記了,那就從一數起,以做到一息一息能安穩的自然念數,憶念分明
    為止。

  2、「隨」息:
    久久心靜了,不會再忘失,就不必再數,只要心隨於息,心息相依,隨息而
    上下,覺息遍全身等。這樣,連記數的散亂也離去了,即是得力之相。

  3、「止」息:
    久久修息漸成,心與息,如形影之不離。忽而心息不動,身心泯然入定,也
    就是修「止」成就。

 二、念息修止應注意那些事項?

   凡修息的,以細長為妙,但初學者不可勉強,以免傷氣。又息須均勻,切勿忽
   長忽短。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攝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體上著想。

   修習久了,假如少腹充滿,發熱,氣動現象;或吸氣時,氣息直達足跟趾端,
   或覺臍下氣息下達,由尾閭沿脊髓上升,或氣息通過時,幻覺有雷電、光色、
   影像、音聲等──這都是氣息通暢,生理上的自然現象。

   切勿驚奇誇玄,落入氣功及丹道的外道窠臼!

肆、為什麼禪行者多以禪觀呼吸〈念息〉的法門,
  做為習禪之入門?


  以「禪觀呼吸」做為習禪入門方法,用功容易得力。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持續的專注於對呼吸的觀察,或繫於呼吸上念數謂之「念息」。呼吸是依於身而
  又緣於身,依於心而又緣於心,而持續在生滅變化的。

  當心意能自然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後,氣息會變得緩慢細長,身體會跟著柔軟下來,
  心也會變得清明、寧靜、甜適、安逸。所以,若知常常念息觀察,對身心的安定
  與淨化,功效很大,因此安定身心的定學,對修息極為重視。

 一、禪觀呼吸〈念息〉應認識那些常識?

  1、禪觀呼吸,以細長、和緩為妙,但初學不可勉強,才不致傷害身體。

  2、對於氣息之進出,只要了了分明的觀察即可,能任其「自然」出入便是如法。

  3、又息須均勻,切勿忽長忽短。

  4、所以坐須端正,並且注意放鬆全身,坐中不宜隨意晃動身體,能相續不斷的
    專注於對氣息的念數或觀察,呼吸就自然規律、順暢。

  5、修持念息法門,其意在攝心入定,或從息的出入生滅現象,悟入「無常、
    無我」,以開發智慧,解脫煩惱。

  6、所以不宜在身體上用心,在坐禪中的光影、聲色上執著,這些與三毒煩惱:
    貪、瞋、癡的斷除是了不相干的!

  7、又禪觀呼吸,亦須以微密、勻長為準。

    因此非「風相」:息出入時,如風的鼓盪一樣,出入有聲,那是太粗了,
            不是如法的息相。

     也非「喘相」:這時雖然出入無聲,但不通利〈艱濇〉,如刀刮竹一樣,
            一頓一頓的有形可見。

     也非「氣相」:雖然通利了,但口鼻仍有氣息出入的感覺。須離此風相、
            喘相、氣相,調得微密勻長,古人形容為「悠悠揚揚」,
            「若存若亡」,才合於「息相」的標準。

   本文來源參考:佛光山禪淨法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歷史文章存檔 ::